收集幸福(5)||走在学习的路上——教育要教给孩子什么?

有幸被教育局派出学习,虽然车票、机票都很紧张,买不上票。但最终还是托同去学习的吴校长想方设法在网上买到了。

坐火车、乘飞机一天一夜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学习目的地——福州。

经过一夜的修整,此时便鸡血满满参加专家团队培训。

第一天理论培训,福建省教育学院于文安教授为我们做了题为《核心素养与有效教育》的专题讲座。

他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向我们做了精彩分享,让我对许多问题有了明了的认知。理解了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明白了教育到底给孩子教什么?

一是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一个人的品质。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表现为有爱心,要爱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善于自我提高,自我成长。要爱父母,有一颗感恩之心,尊重父母,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不是一味地从父母哪儿索取。要爱他人,与人为善,和谐共处,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要培养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要培养责任感,让孩子知道自己对自己负责,并对做出的事负责。同时,要有较强的有自制力,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认知行动,在是非判别面前懂得自我约束。要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时候,往往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以掀起轩然大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顾名便可思意。可以想见,养成好习惯的环境对一个人有多大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起初,孟母居住的地方是片坟地,常常有埋坟、哭丧等事。而那时的孟子,就学着人们的样子,堆起个土堆当坟头,对着坟头哭丧。孟母一看,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生长不利,就换了个地方。孟母迁到了一个集市居住,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孟子就学着卖猪肉的商贩,在家里挂起一块布条,用竹批当刀,学着商贩割猪肉的样子划布条。孟母看到这样的环境对孟子的生长也没有好处,于是又把家搬到了新的地方。新居所在地是个学宫,经常有读书声传出,孟子被读书声吸引,经常在窗外偷偷的听老师讲课,老师见孟子十分热爱学习,就把孟子收为自己的学生。从此,孟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终于,他成了名垂千古的大思想家。

不仅仅是在读书方面拥有好的习惯,在生活上、思想上等方面也需要有良好的习惯。所以说养成孩子的好习惯将决定孩子的终身发展。

三要培养两个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孩子学会创新,就不要时时包办孩子,而是要放手让孩去做。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结果,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其次要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探索知识,习得未知,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给孩子传授知识。核心价值观把传授知识放在最后就是说明一个人有了好的品质,有了好的习惯,喜于创新,乐于实践,对他的学习能力肯定很有帮助。老师给他传授知识时也肯定是自然而然的轻松习得。

一早晨的培训不知不觉结束了,留给自己一波一波的思考,也激起自己一次一次的深思——“教育教给孩子什么”似乎找到了答案。

明白了以上理论,当再次面对孩子时,一定要做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集幸福(5)||走在学习的路上——教育要教给孩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