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都开封多年后,为什么赵匡胤要迁都洛阳?

宋太祖赵匡胤经陈桥兵变之后,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并定都开封。

但是,为什么他却始终有迁都洛阳的念头呢?

01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

它位于华北平原、河南东部、黄河之滨,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春秋时期,为郑国储粮之地,名“启封”。

三家分晋后,韩国灭郑,夺得开封,后来又为魏国所有。

据《史记》记载,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魏国迁都大梁,即开封。

这是开封作为"七朝古都"中的一朝。

开封随后迅速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的重要城市之一,随后在秦统一六国之战时,被秦将王贲引黄河水淹没。

西汉时,为避景帝刘启讳,改启封为开封。汉朝都城在长安、洛阳,由此开封城的地位逐渐下降。

0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至隋炀帝时期,开封成为大运河中,连接黄河和淮河的节点,再次开启了繁华势头。

也正是因为水陆交通的便利,使得开封再次一跃回归到大都市的行列之中。

再经过唐朝时期李勉的改造扩建,开封变成了一座具备成为都城能力的城市。

也正因为此,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开封,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战国时代以来,开封重新成为都城的新篇,

开封也由此,迅速成为了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03

北宋从后周手中夺过政权,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对开封并不感冒,北宋初年就引发了著名的"迁都之议",他全力运作迁都洛阳的计划,但遭到弟弟赵光义以及群臣的反对。

国都的选择不是儿戏,依然确立了开封城的地位,为什么却生出了回洛阳的想法呢?

不要忘了,赵匡胤是个马上皇帝,带过兵、懂军事。

从兵家的角度上看,开封的地理位置太差。

开封虽然是前朝旧都,同时水运便利,可是太过位于中原腹地,没有山川作为屏障。周围都是旷大的平原,十分利于骑兵冲击。

一旦发生战事,开封城无险可守,唯一可以借助的黄河天险,还水患频繁。

最早,还有燕云十六州作为门户,可以作为战略缓冲,抵御北方外族的入侵。

可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中原地区门户大开,作为都城的开封,其实是十分危险的。

而洛阳虽然长安这种坐拥八百里秦川、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地,但比起地势过于平坦的开封,在军事上要强的多。

洛阳位于中原地带,河南西部,横跨黄河,周围有郁山、邙山、嵩山等多座山脉环绕,境内密布水利,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进可攻退可守。

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匡胤本就是是洛阳人,后人分析他想迁都洛阳的心情,应该与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类似,古人都有归乡的情节,尤其戎马一生的他,更希望衣锦还乡。

相传,赵匡胤从洛阳回开封途中经过父亲的埋葬地,下车祭拜。想着埋在黄土下的父亲,不禁感慨人生短暂,随即张弓搭箭,箭簇所落之地,就是他日后的下葬之地。

可见赵匡胤对洛阳的感情非常深。

05

当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在开封根基已经统领多年。赵光义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封晋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军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匡胤深知自己的天下怎么得来的,所以对于弟弟赵光义的日益做大,心中多有顾忌。

倘若经营开封十几年的赵光义,真的有所图谋,那么身处开封的赵匡胤十分危险。

这恐怕也是他一定要迁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开封城,他睡不踏实。

06

但是,赵光义在内的文武群臣全力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

首先,长安、洛阳一带,经连年战乱,随坐拥天险,但已经破败不堪,不负当年繁华。

尤其是唐末战乱,公元904年,朱温逼唐昭宗迁都洛阳,把长安焚成废墟,重建长安、洛阳等地的成本实在太高,作为刚刚坐稳江山的北宋政权,不敢轻易做迁都的决定。

其次,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开封,尤其是周世宗柴荣对开封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开封城一片繁华景象。众多功勋权贵,都已在开封买房置地,涉及到的利益太广,迁都阻力太大。

最重要的,南北朝以后,大量北方人口因战乱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南方逐渐成为钱粮财赋聚集之地。

相比长安, 洛阳等地,开封城有水运的巨大便利,南方的钱粮可直接通过水运运至都城。而若是定都长安、洛阳一带,钱粮的运输供应存在明显的问题。

07

可惜,上天没有给赵匡胤足够的时间来筹划迁都,最终因为大臣们和赵光义阻拦,迁都的计划始终无法实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976年,著名的“斧光烛影”事件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迁都之事从此无人再提。

最终,随着宋朝避免再出现藩镇之祸,对武将的压制日趋严重,始终未能夺回幽云十六州。

就这样,彻底失去了北方屏障的北宋在军事上逐渐落了下风,赵匡胤曾经的担心渐渐成为了现实。

1126年,金军南下,一年不到的时间,铁骑轻松攻破北宋都城开封,俘宋徽宗、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

也许,这宋朝的灭亡,从定都一事起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宋定都开封多年后,为什么赵匡胤要迁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