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怎么听更好【云哥经验】

作者:小黑 云哥

          备注,斜体字为小黑,黑体字为云哥。

请问诸位 网课怎么听效果更好?现在我在想到底怎样的网课听的才算有效果

假如网课有百分百的内容,很多都听完之后忘了,顶多吸收了二三十,要是没有把他加在自己的日常里面的话,这二三十也会慢慢消失掉,要怎么样才能更多的吸收网课的内容?还要把它们融入日常的生活呢

按照古典老师的理论7-2-1法则,等我翻一古典老师的文章给你

 721法则:留出足够多的时间练习、思考和讨论

行动学习理论认为,人要掌握一门技能,需要有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还有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这个原则叫做721原则。https://mp.weixin.qq.com/s/NLPNxrpYHwcuhIErmwwYkQ

(这部分其实倒也提醒了我,就像学长笔记里,对于高数学习里记录到的,不要单单只是看视频,看一个小时的视频,你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其实往深一点的方面想,可以搬迁到任意领域来,老师教授的是他的东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取出里面最初最本质的知识点,加以自己的利用和改造,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其实严格来说,每个人掌握的东西都是有细微差异的)

网课中的社群就是20%的部分吧

(对于20%这一部分,其实有点疑问,应该是要按照顺序来,先拿下10%,然后尽可能拿下70%,最后的20%是作为彩蛋,这一因素存在,至少对于理工科学科来说,应该是这样,但是也存在着讨论,能使自己更快掌握70%的情况,这部分还需要细化思考下)

我说你的问题不太好, 是觉得,关键看什么领域的网课,有限定的话,可能静麻麻有好建议,太宽泛不太好回答

相对细化的建议,比较想要这种粗犷的结构性建议吧,先找到骨架再慢慢细化

(这部分的确是我自己疏忽了,目前来说,我所听的网课内容应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专业学科内容的,这个则大部分是专业知识比较多。二是人生指导方向,更类似于填充自己的技能树,使自己更加多才多艺类型)

首先,扯点题外的,讲小黑的“问题”,一会儿我分享一下我用东奥的网课学习注会的课程的一个体验给你吧,算是一种探讨,不能说要回答你的问题

1、按理说这样的优秀的理工男,不应该存在这样的困惑的嘞,在我的概念中,理工男自学能力和领悟能力都是超强的,因为我是文科生,懒癌细胞深入脑髓

2、网课只能算是一个吸收信息的渠道,按照7-2-1法则来说,也就是10%的部份,所以要想靠10%的部份的力量,来吸引100%的营养,不太恰当

3、曾经在橙子的会员群里回答过一个小伙伴的提问:

问:手写笔记好,还是电子笔记好,

反问:你觉得什么方式最有用

答:手写

回答:那你都明白了

现在想想这样子和别人讨论问题,真是有点无赖的,但话也说回来,问题不太丰富也是一个因素。

对于手写笔记还是电子笔记的,我记得我看过另一种说法,我觉得挺好的,提出来:就是电子笔记的方法来说的话,你在收集完之后要对它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提炼出最关键的点货,给他列目录等,然后你需要记住的就是这一个目录,把这些电子笔记作为你的知识库储存,然后等你遇到你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在这个目录里面查找

来说说听网课考注会,

1、相对于大部份线上微课来说,这种职业考试的网课,学习内容的体量是大很多的,不能说微课或音频没有用,但是,就体量来说,营养有限,就象我在橙子训练营里的学习过程,反馈还不错,算是GET 到一些原理,真正说是吸收,还是得看广泛运用到实践,且有长时间的细节积累

2、职业考试这种网课,从学习目的上来说,大不一样,首要目标在通过应试,我这两年的经历,不算成功,有部份原因也是对这个目标有些偏离,所以,我说@33-红包猎人小黑-7:00-广东 你的问题不再具体一点,跟我会是一样,目标不一样,答案结果也会不一样。

的确目标很重要,有目的的学习和无目的的,但我有一部分是纯粹看着网课,名字好听就学了的,这种没有考虑到要怎么应用,举例来说就是那种最传统的人生逆袭课了哈哈哈哈,听完之后其实更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自身和目前情况,去对所学内容合理的采纳和改进吧(到这里的时候是已经初略有自己的想法了,对于云哥的可以回答一下自己对专业课的想法)

如果你这样反馈,那算粗略回答回题了,

下面分享我学东奥网课的感受,也希望得到小伙伴们的反馈,因为今年考季结束了,未达自己想要的目标,一直在总结,

3、我听的是东奥的网课,在财会这个领域来讲,网课做得最好的就东奥,中华两家,历史优久,网课的体系成熟,课件,题库,答疑,配套纸质书都是成套的,

因为网课学习内容体量大,师资多,所以就存在相对多的听课技术问题

4.1,授课老师选择问题,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只需老师口齿清楚,网校极力推荐的,学员口碑相传的,基本不存在问题,之所以扯东望西,主要是自己抵抗学习区,把理由扯到老师头上,【其实这个的话,就我个人的意见来说吧,你自己报的这个网课花费的时间与金钱,你应该是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抵抗学习,的确有点不理智】

4.2,笔记问题:总是在纠结,打讲义好还是手抄好,还是用配套教辅好,总之在各种选择困难中耽误时间,4.2.1解决办法:听课还是要把讲义打出来,精力能集中,避免随堂誊抄而遗漏细节,随堂笔记就在讲义上做,【补充一点的就是云哥,你可以考虑一下子弹流笔记,在记随堂讲义的基础上,还要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起来,觉得这个可以对你提供一些帮助】

4.2.2,课后复习总结笔记应分两部分,

1、简明脉络图(思维导图)梳理课件要点,2、因为是应试为首要目标,错题和大题记录分析是笔记的重要部份

4.2.3 配套教辅要买,三个作用:1、超前预习、2、学有余力的题库;3、部份总结性资料(精典例题,背记文档)

4.3  重要内容背诵的问题    很少见到有人对于背诵不头痛的,特别对于题量大的应试来讲,据我所知,工科类注册类考试都是开卷,

然而注会和法考没有,应对方案:1、不断的重复阅读和梳理,2、以题带点进行强化、3、大声诵读(网校老师的建议,对我来说缺乏有效环境开口不易)

4.4习题练习问题:特别对于应试,1、章节练习适可而止,重点在真题和精典例题的重复练习上,2、考前1.5月重复练习成套习题,尤其是综合性大题,重复至少三遍以上,形成系统而快速的思考解题能力;3、亲自动笔,走马观花不能算数,亲自谈恋爱的亲自

以上是我对我的东奥网课学习的一点总结,

另外,对于一些线上微课,除了要目确学习目标和课后应用之外,还有一个观点是,区别和定位自己信息接收习惯是“倾听型”还是”阅读型“,以便考虑时间上的侧重投入

那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法考和注册类的,我直接搬运知乎上的那个答案过来,答主是一个纯理工科生,没有政治学习经验,所以他是用理工科的思想角度把政治划分快,我觉得应该可以把这个方法搬迁用于法考,然后如果是财管类的话,我需要结合一下材料,以纯数学角度为基础,然后再搭配你说的推理归纳总结吧,纯数学基础的话,可以从我目前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来给出一些意见,然后拔高的归纳总结方面,倒是让我想起了那一本书《学习之道》,里面作者就是一个世界围棋冠军,他有写到关于这种归纳总结推理的内容

写给云哥的回复,第二部分。

        最近沉迷做数学反而忘了及时总结,对于云哥问题的回复。 时间过得紧巴巴的,当时觉得思绪有很多,但后来慢慢筛选之后发现有相当多的“我认为”这种内容的东西。

        我们讨论的考试分为两类,一类是财管类,这部分我想搬迁一些数学内容,而另一类注册类考试的话则感觉是无从下手了,难道推荐一些记忆宫殿等方法哈哈哈哈哈?

一、从职业考试范围来讲。

首先是是否有考纲这一类东西呢。重点范围等等是“很清楚”,还是仅仅局限于“知道的这一类东西”呢?

云哥的总结中更多的是日常的该怎么做,课前课后等等,但是对于更上层的计划是怎么安排的呢?

          例如:复习时间,一共是几个月?每个月的任务有哪些?基础班和冲刺阶段的时间比例是多少?当月任务拆散到每个星期了吗?以及习题问题,听课和做练习的耗费时间比例是多少?

报班很舒服舒服到会忘记自己去思考自己的进度等等,而万一进度慢了又会心生焦虑,要怎么保证进度呢?除非是一对一量身定制的辅导,否则我觉得大班的进度都是为了考虑集体的,都需要对自己进行最优化调整。

二、从数学应试的角度来讲。

财管类的计算繁多,结合务实的越来越多推理,总结归纳是核心。

首先我们从计算那方面来讲计算这一点

计算的话就毫无捷径可走了,唯有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哈哈哈哈,但是在海量练习的同时云哥需要注意总结哦。例如我们数学中有很多不为人道的小技巧直接套用计算结果等等,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计算熟稔于心上的。

其次推理总结方面讲

云哥对基础的概念了解或者是认识是怎么样的呢?我有一段时间是纯粹兴趣角度去研究高数教材的,然后自行推理了概念a;推理得出概念b;再由概念b推理得出概念c。然后在研究课后习题的时候发现:一般难度的题是让你直接用概念a去解决;而较难的习题则是要用你概念a结合概念b解决;考研难度的则是让你将题目分情况,有的时候要用概念abc结合起来,有的时候则是采用b+c,而有的则是采用a+a+b+c的方式。所以如果你对abc三个基础知识点越是熟练,应对难题的时候,便越来越游刃有余,当然需要时间去总结归纳题型,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这里只说明了基础定理的重要性。

        因此财管类的是不是也一样呢?本章讲述了三种问题类型,习题则有40多种问题类型,仔细分解则会发现这是三种元问题的混合问题,或者是不同情况下的变种,以三个元类型出发去分解题海,最后再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为自己的三种或者四种或者五种元问题,这也许就是刷题的用处了吧,这是我的想法。在完成上述步骤后,接下来的就是刷题,基础→刷题→基础知识2.0版本,《学习之道》里面西洋棋的世界冠军就说过,所有的灵光一闪都是源于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雄厚积累,这样他们之间才能碰撞出火花。

三、最后一个问题,厌倦学习的问题

        沉迷视频课件可以用前面回答的云哥“对于视频课和习题课时间消耗比是多少”问题回答哈哈哈~

        而状态等等则可以开一个新话题了,关于精力管理中讨论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课怎么听更好【云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