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优质的产品虽少,却能点燃市场,只要消费者还有信心,一切都不是问题。
企业没必要憧憬10后的故事,因为它们中的多数都没有机会成为主角。他们看重的应该是如何活过眼前的3年,这比其他都重要。
作者 / 刘亚杰
编辑 / 邱 韵
AI圈子多“神棍”,这话一点都不假。
11月末,StrategyAnalytics发布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为3490万台,同比增长55%。正当整个行业喜形于色时,搜狗创始人、CEO王小川却泼了一瓢冷水,断言智能音箱这条路走不通。
“我对音箱持保留意见,(它)既不够移动,也不够IO(输入和输出)。”在王小川看来,智能音箱不过是时代过渡期的小玩具,移动时代终不会退回到桌面时代,智能音箱虽可以移动,却更适合伏于桌面。
坊间不乏王小川的支持者,毕竟他曾经预测过AlphaGo会战胜李世石,也直言“马云好兄弟”、波场科技创始人孙宇晨是彻头彻尾的“骗子”。
到了智能音箱上,他的预测能否再次应验?
掐指算来,百度、小米、华为、阿里们,在一个全新的行业已驻守两三年,如追梦的“老男孩”般还在等待新世界的到来。而眼下,断言智能音箱没有未来的王小川将所有人的理想掀翻在地。
事实是什么?智能音箱果真如此不堪吗?经历考验后,有人已离“梦想”越来越远,也有人努力补齐短板,让智能音箱看起来有模有样。
01
百度:进入揠苗助长时代
在所有的厂商中,百度的转变最让人琢磨不透。
年中时,刚升任百度副总裁的景鲲谨小慎微。由于需要直接向李彦宏汇报小度助手与小度系列硬件的产品、研发、运营、销售工作,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也需要“投名状”以自证价值。
“(智能音箱)没有突破临界点,用户预期没有过那个临界点的时候不会形成口碑效应。”景鲲很清楚,百度销量数据存在虚火,短期内还不能撤掉补贴,“百度现在还没有时间表,现在仍旧处于投入阶段”。
曾经,有消息显示,百度推出的首款带屏音箱于刚推出时每台补贴200元,后随销量上涨,补贴有所减少,但仍在持续。
可是很快,百度就有了时间表,并在双十二新品“小度在家智能屏X8”时发布得以确认——这款产品599元的价格基本与硬件成本持平,内容上则补贴继续。
“最早我们讲补贴到不能补贴为止,是希望开始的时候把门槛降低,现在行业需要跑起来。”言外之意,景鲲已经认为智能音箱门槛降低了,行业跑起来了,可以部分撤掉补贴了。
Canalys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百度智能音箱出货370万台,同比暴增290.1%,市场份额为13.1%。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似乎给了百度信心。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行业门槛降低了?行业跑起来了?显然不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和实用场景仍是需要面对的挑战。”Canalys分析师Cynthia Chen表示。
而在百度放松补贴的同时,竞争对手却仍在大踏步向前。7月中,亚马逊推出了“Echo升级计划”,通过以旧换新和增加折扣的力度,最终刺激销量上扬;阿里没有贴现,不过以慈溪市为代表的部分地方政府为推动企业转型,设立“精灵补贴”资金,侧面给予了填补了。
对手不断向前,让百度的下滑更加尴尬。领头羊加大补贴力度,均提升了产品销量;百度降低补贴,即刻增势减弱。
换言之,景鲲对行业进程的判断出现失误,人们自发使用智能音箱的时代尚未到来,仍需要外力“推一把”。现在缩减补贴力度,显然为时过早。不加把劲儿,很可能丧失已有的基础优势。
对于仍然在赶超的百度来说,这一策略显然颇有风险。
02
小米:现实很大,牛皮很小
与之前在手机上的“拳打华为,脚踢苹果”不同,小米显然在智能音箱上低调许多。
按照最新的销量排行,小米是全球前五名企业中唯一一家硬件厂商。不过在小米的口径中,这是“生态链”,其中可以连接2000个智能设备的音箱是关键一环。但在“吹”IoT的同时,小米智能音箱存在感却弱了很多——整个三季度,小米一直没有太大动作,直到年底发布了小爱触屏音箱Pro 8、Redmi小爱音箱。
按照小米“手机+AIoT”战略,其发展逻辑在于先通过销售硬件放大流量规模,后借助网络服务获取利润,因此雷军并不关注终端形态,而是在意能否搭建服务窗口——小米需要赚钱,不管商业模式是否围绕手机展开。
然而现实问题是,提升小米营收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智能手机。翻看小米财报,2019年第三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44.4%,增速位列三大业务(手机、IoT、互联网服务)之首。即便如此,IoT业务在整体营收的占比只有29.1%,远低于智能手机的60.0%。
小爱音箱能撬动整个小米生态链联动,却还撬不动小米业务的1/3,因此IoT的“牛”现在还不好吹。
更何况目前,小米的心思需要更多放在手机上。手机销量失去增速以后,雷军将希望寄托于5G换机潮,甚至喊出2020年将推出10款以上5G手机。
至于IoT,虽然外界普遍认为5G的更大机会来自于此,但是否在智能音箱上却仍有疑问。目前各方争论万物接入互联网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智能音箱,手机、电脑、路由器、可穿戴设备等都有可能,试图捕捉IoT机遇的小米也已占领了这些“山头”。
当前,小米音箱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销量居于行业前五。在从4G向5G的转变期,小米还有折腾的时间,不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裕。
03
华为:大炮方向错了
在科技圈,华为就像“灭绝师太”,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这次它看准了智能音箱。
不久前,华为联合帝瓦雷公司推出新款智能音箱Sound X。“大嘴哥”余承东顺势喊出“华为Sound X在中国市场销量肯定会超过苹果HomePod”,一时间让所有竞争对手不寒而栗。
只是华为并未用出高补贴、价格战、抢渠道等亲民策略,仍然维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款音箱定价超过1000元,号称支持360°环绕音。
但这一次”灭绝师太“似乎并没有佩戴”倚天剑“。智能音箱的关键在“智能”,而非“音箱”,所有厂商补贴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尽快建立人机语音交互的习惯,接入各自内容资源。
然而Sound X高昂的价格抬高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过于强调音质让“音箱”的元素喧宾夺主,却在内容服务环节创新无几,使它显得不伦不类,杀伤力并不强。
对华为而言,真正困难的,在于如何用高端化的方式,敲开市场大门。早在2017年,百度曾经收购渡鸦科技,推出售价1699元的智能音箱Raven H。面对竞争对手百元级的产品,价格并不占优势的Raven H很快败下阵来,从市场中消失。这样看来,或许Sound X从一开始就错了。
04
阿里:我全都要
相比之下,阿里的动作要激进很多。
2019年9月,阿里发布天猫精灵CCL与天猫精灵IN糖两款产品。不过与产品相比,人们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它所提出的“家庭大脑”概念上。
某种意义上,“家庭大脑”类似于“城市大脑”的压缩版。根据理念引导,天猫精灵成为“家庭大脑”的载体,成为阿里占领客厅服务场景的战略基点,由此,阿里对智能音箱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理顺服务与前端的平行关系,阿里在年中完成组织架构调整,让天猫精灵与阿里文学、阿里音乐、UC等划入创新业务事业群,进一步推进前端产品与后端服务保持一致,借此阿里正式将后台服务接入家庭使用场景。
服务是阿里的长项,至于万物互联,阿里交给了产业链,好在阿里并不缺少“帮手”。地方政府已经推出“精灵补贴”,支持更多企业嵌入天猫精灵系统,形成“精灵产业带”,已有风扇、照明、医疗按摩领域的企业启动改造,超过900个家电品牌的2.35亿台设备接入天猫精灵。
曾在硬件上败落的阿里,现在希望借助服务完成蜕变。
05
结语
如果王小川说的是10年、20年后的事,或许他是对的;如果是3年内,他错了,而且很离谱。
必须承认的是,眼前企业们的表现,都在支持他对100年后世界的判断,小米的不思进取,百度的过于冒进,以及华为杯水车薪的“填坑”行为,都让用户看不到智能音箱会有怎样光明的前景。
可是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报告,65.4%的消费者对智能音箱保持高度关注,准备购买体验,潜在的购买力让机构作出“2019年销量破5990万台,2020年销量破7000万台”的判断——优质的产品虽少,却能点燃市场,只要消费者还有信心,一切不是问题。
企业没必要憧憬10年后的故事,因为它们中的多数都没有机会成为主角。他们看中的应该是如何活过眼前的3年,这比其他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