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朋友圈”你还好吗?

“如果把朋友圈比作一个小世界的话……现在,你的小世界被“外星人”侵占了吗?”

朋友圈链接的是最密切的人际关系,最起码最开始是这样的,特别好的亲人朋友加了朋友圈,过了那段摇一摇和漂流瓶加人的混乱后,逐渐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平台,老板找你,老妈找你,老同学找你,都在朋友圈。

那时候还是新鲜的,有趣的,吃了好吃的点心,去了有趣的地方,特别的纪念日,珍贵的聚会,入手的好物……每个人都分享了彼此的好心情,快乐是可以传递的,可以治愈在屏幕另一端的人。

然后,像qq群一样,社群工作群异军突起,这个时候开始,朋友圈开始发生变质,一部分还是保有纯粹的社交链接的属性,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生活,点赞生活,另一部分已经有了强烈的“IP”属性,打造个人朋友圈,只能说这时候就开始这个目的计划的人,太“精明”[捂脸],迅速链接5000人并且还做了好多号的人真是神人……以至于5000人+ 的人过百万,再考虑要不要扩大,扩容……如果有一万个人的话,多少是朋友,多少是伙伴,多少是陌生人,多少是不喜欢却还不能删除的?

群是人聚起来的,不管是认不认识,扫一下,可以没有电话,但不能没有微信,这都可以理解,不同时期的主要沟通平台不同,当然要引领或者跟随时代的步伐,但是这时候的朋友圈生活已经开始被侵占了,被工作,被陌生人,被广告微商……心里已经开始不舒服了,每次刷朋友圈,是那么多的外卖单子,卖衣服鞋子水果口罩……被公司告诉要在朋友圈发发发,没有明确指示,但你能不发吗?!四五个朋友一个刷屏过去,一千个以上的朋友多少时间?并不是每个人时时发,天天发,但总有大量的重复,以至于有段时间需要专门搜索朋友的昵称,点进去看TA的个人状态,刷已经刷不出来了!总不能随时盯着朋友圈看动态,虽然已经莫名的花进去很多时间,有意识的控制,固定的时间看和回复是小小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

不否认,一方面,这样的规模化快速链接迅速破开了之前的固化交流阶层,链接了原来的“不可能”,一度比“六个人”的链接还快速,比如加了一个行业的大咖,一个畅销书的作者,学习社群邀请响当当的大咖,很亲民,可以加人交流。兴趣相投的,进行行业链接,上下游链接,方便了很多工作的开展,晒学习进步奖状成绩的,让很多人一下子上进,让线上线下也加速转化对接,从初始一直到现在这也是优势,包括短视频这么火,最终极链接到个人微信转化的才是忠诚的粉丝,带来真正转化的粉丝,力量也是可怕的,成就了好多红人,创业者,社群的进化,个人微商……

然另一方面,广告越来越多的神烦,甚至腾讯都发错广告了,还不多吗,那位小编肯定花眼了,还有带有传销性质的一些点赞砍价邀请赚钱,腾讯也曾看到,也出台了一些手段抑制,但直到现在,还那么多层出不穷的……邀请赚钱的,理由很充分,别人也许需要,这就是给这“病毒”一样的转发的借口,然那么多人扔乐此不疲,或者看到了,也觉得无所谓。

有人说,不会分组吗,不想看就删呗,拉黑,自己不看也不让别人看,但是这些都是时间成本啊,微信收到很多测粉的,你还在不在,每次收到都才想起,哦,还有这么个人。然后现在都裂变流量了,感觉每个微信号代表的不是“你”这个人,这个人有多么喜欢果酱,多么喜欢画画,多么爱吃火锅,而是这个号有多少钱,带来多少转化,已经被使用的人贴上“标签”了,的确号的性质决定了价值,但它再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好朋友的号”,而是这个号值多少?

微信生活和工作还能分开吗?还记得年三十的晚上被叫起开了两个小时的会,却没啥结果产生,微信红包乐呵了家人和朋友,线上课堂分享,学习群,兴趣群,链接了形形色色的人,怎么跟现在的这样变化太快的“朋友圈”相处,变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状态,干干净净的,简洁的,效率高的,平和的……感觉自己的朋友圈生病了,我得找药吃。等治好的时候,再来抒发自己咋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hey,“朋友圈”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