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基金当做财富密码

1

近1年半,基金突然火了,就连开车群里的LSP都在讨论基金。

前几天,我甚至看到ikun祝贺自己偶像坤坤出道,以为蔡老师出了什么新的专辑还是新剧,后来才发现,出道的是张坤。

易方达张坤全球粉丝后援会在力压一众明星粉丝,万众瞩目下出道,冲上热搜,有钱果然更有战斗力。

追偶像花钱,追基金经理赚钱,高下立判。

张坤出道后,谢治宇、曲扬、刘彦春、朱少醒、葛兰等明星经理也被网友挖出,大家不仅追星,甚至衍生出了根据发际线高度同比推算对应基金经理投资价值的投资指数。

这股基金狂热让年轻人狂奔入场,每个人都深陷其中,因为一天一次的涨跌死去活来,每个工作日晚上12点就是赌场开盘之时,见证奇迹的瞬间。

涨的时候,ikun永相随。

跌的时候,ikun心已灰。

前几天大跌的时候,ikun粉头牛老师甚至问我哪个楼天台风景比较好。

这股狂热衍生出了无数的社交梗,席卷各大社交平台,仿佛哪个年轻人不去买一下基金就被时代抛弃了。

但疯狂之后,是风险。

因为这批狂热的年轻人,很多还没吃过暴跌的毒打。

牛市之中人人都是股神,但那些熊市里面挂掉的高手,尸骨无存。

我理解年轻人的基金狂热,毕竟这年头能赚钱的东西不多,而社会评判他人是否成功,是否有价值的最大标准是金钱这一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而年轻人最缺的就是钱。

讲道理,刚毕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要是那么容易赚到钱,996、007也不会那么嚣张造作。

一方面是一穷二白,只有年轻的年轻人,一方面是买房买车,恋爱结婚期待成功的无尽压力。

期望和现实的落差,衍生出焦虑。

在这种社会群体焦虑和社交压力的逼迫,大量的年轻人不得不超前做出选择,不得不疯狂的想办法赚钱,提升自我,寻找这种焦虑下的解决方案。

在经历“先花钱才能赚钱”的消费贷,“职场小白月入五万不是梦”的智商付费,和“傻子都能赚钱”的币圈之后,年轻人理性了很多,毕竟不理性的都去会所当嫩模去了。

而后,这些理性的年轻人开始寻求给自己手上本就不多的钱寻找一个安心的归处,找到了理财产品身上。

毕竟都知道投资有风险,理财只要谨慎就好。

于是这种相对现实且聪明的方案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管理自身储蓄的一个最优选择。

相比于前几年那种动不动就想着一夜暴富论调,当下年轻人只是理财买基金的做法已经称得上是消费降级了。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基金理财,基金逐渐成为了一种年轻人间的潮流。

任何金融产品出事儿的第一步,就是成为潮流,不信大家回看过去,都不用太远,2008,2010,2015这3波,是不是这样。

至于P2P啥的,就更不用多说了。

很多年轻人狂热追捧基金经理的背后,其实是把基金当做一个人生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他们不是真的想要买基金,他们只是在给自己的焦虑找一个宣泄口,只是想要摆脱那种焦躁不安的情绪。

并且,由于基金像赌场一样的涨跌,以及网络对基金的鼓吹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焦虑变得急切的时候,人就会近乎疯狂的寻求解决方案。

他们要的不再是一个理论,不再是方法论,不再是知识,而是一个简单易行,买了就能赚的“数字”。

对了,多说一句。

你看到的这些神化的基金经理,很多时候是广告出来的。

他们过去的业绩确实牛逼,但是不代表他们将来也这么牛逼,这个行业吃个人能力,但更吃趋势。

基金公司不是靠为你赚钱而赚钱的。

基金公司赚钱是靠规模和管理费,规模越大,管理费越高,基金越赚钱。

只不过,基金过去的战绩越好,越容易募资收管理费而已。

而这时候,你就要警惕一些给你推荐基金的人了。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人,打着科普的旗号给你分享各种大热的老产品,各种顶级的基金经理,这些都属于标准答案。

而真正的财富密码,是给你分享完这些标准答案之后,获取你的信任,然后给你推荐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基金。

好基金就和好房子一样,真正好的,都是要排队抢的。

而那些无人问津的新的,或许会好,或许不会好,但那些推荐者一定可以从中获益。

为什么我知道,因为以我在行业的影响力,找我的这种需求排队。

我都不需要去直接推荐,只要提到自己买了XXX就可以了,就可以赚广告费了。

而且对方开出的价格非常惊人,只要我愿意,这钱还不伤口碑。

因为你实在没有办法和证据说我给XXX基金打广告了,写个文章发个视频做分享,里面提到自己持仓ABC,这又不犯法对吧,而且你怎么知道我收钱了呢?

B站或者公众号发个内容里面带一带,然后银行账号收款,神仙来了也查不了。

但我不愿做,不为啥,我不是啥道德楷模,就是简单的,这钱不该拿。

而且我还挺有钱的,道德标准相对高一点。

我这边是这个情况,那些更精准的理财基金类的人,给你提到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基金,大家自己小心吧。

华尔街之狼就提到过经典的桥段。

给客户先推荐蓝筹获得信任,然后有了信任,再用粉色赚钱。

这种模式能实现的现实是,大众要的不是“知识”,而是“结果”。

当理财变成一种焦虑的时候,大众不会要求你传授理财的知识,学习太久了,理论太复杂了,选择太困难了。

他们要的就是一个数字,不要跟我说什么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给我一个数字就可以了,给我一组一定会涨的数字。

要我学?那我还来看你干嘛?

所以大家其实也不想学习,只想要基金代码。

所以这种模式才能诞生。

你以为自己查找资料,仔细对比找到的数字,是自己的选择,其实都是资本用钱种下的因果。

助长这种焦虑,哄抬这种焦虑;

夸大基金的威力,让基金看似万能;

讲那些过去8年10年筛选出的十来个基金经理,然后兜售私货。

另外说句真的,当年华夏王亚伟和中邮任泽松,哪个不是从数据上无敌的存在,现在何在?

曹名长价值一哥15年,去年不还是滑铁卢一日被赎回破纪录?

金融行业的过去不代表未来,是血的教训。

基金理财原本是一个相对理性的理财产品,甚至可以说在众多理财产品中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只要你不着急,基金确实是好东西。

这里的不着急,就是4条,我都说烂说烦了的东西。

1.不要用自己过日子的钱买,而是用丢了也不心疼的钱。      

2.买了之后就忘了,设置一个自动定投,3年后再看,别天天看,你一定受不了。

3.少看各类信息,你看了你就受不了,买基金会上瘾,但基金不是万能的解药。

4.别看着什么仅仅一年涨多少,实际上能从年头拿到年尾的人凤毛麟角,别像炒股一样高频操作,基金公司可喜欢你们这种送钱的人了。

至于什么筛选标准之类的,网上都说烂了,你看得懂那些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你就买你喜欢的。

你看不懂,你就找从业8年以上跨越牛熊的那几十个,看面相,看着顺眼的买就行。

关键在于用不着急的钱,做长期的,不着急的投资。

如果你说秘诀,这就是我的秘诀。

用最笨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捷径。

当然,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你。

人只要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就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把基金当做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