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转河(下)

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上)篇写的是从冰窖口胡同到京包铁路桥,属于北太平庄街道,今儿的(下)篇是从京包铁路桥到北展后湖,属于北下关街道。

四角星的位置走不过去了,骑了小蓝绕道去铁路桥西侧。
我脑袋有包,走错路了,白白多骑1km多。

        绕道可以有两种选择,先回到西直门外大街,然后要么往北绕明光桥,要么往南绕西直门桥,我选的绕明光桥,因为天然觉得西直门乱嘛。但是骑上车我脑子就短路了,原本应该按橙色那条线在明光桥左转的,结果我鬼使神差的掉了头,最后不想反复掉头就索性往西直门去了。

终于来到另一边了,头顶的大罩子里面是地铁13号线。
京包铁路桥的西侧,立面是仿石的设计。京包铁路桥是两孔箱涵的形式。

        关于箱涵就是现查现贴,咱也不知道是不是严谨——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圬工制成,但钢筋混凝土应用较广,当跨径小于4m时,采用箱涵,对于管涵,钢筋混凝土箱涵是一个便宜的替代品,墩台,上下板都全部一致浇筑。

从这里开始进入“生态公园”景观段,从铁路桥到高梁桥,河道为南北向。
个人认为转河的这一段是水面两侧风光最“野”的一处,没什么特别多的人工景观,种了各种喜水植物。
这个小路也很具年代感
芦苇长作一团挡住了湖面,有人就在这芦苇丛中钓鱼。
这张照片我一开始都没打算放上来,因为拍的并没啥美感,当时拍也只是觉得那个“鼓包”有点儿特别,我以为是个大个儿的井,然后就在写文儿的搜到这竟然是个碉堡,碉堡哦!

        这一段的转河两岸总共有两个碉堡:我拍的这个是在西岸,更靠南,可惜我没拍到碉堡上的洞口(如果当时我看到洞口的话可能就凑近去看了,还可能当场就搜了);另外一个是在东岸,在最北边,我走的西岸肯定是看不到的。河岸边的碉堡是1948年国民党傅作义军队准备打仗时修建的防御工事,因和平解放了北平,碉堡得以保存,又因该地区非开发商争夺的黄金宝地,碉堡才能残留至今。修转河时顺带修补过。

这个桥叫叉车厂桥,北京叉车厂原来在这边吗?没搜到相关信息。
桥的两条腿儿内侧有荷花的浮雕,这要想看清还真需要点儿眼力。
河边的小道儿很窄,有的地方水边植物很茂盛、有些地方路面不平,走的时候真得加点儿小心,总担心自己歪到水里去。
从这里要回到大马路上去了
高梁桥水质监测站的碑,这个是立在东侧的公路桥边上的。
这个铁栏杆的是高梁桥斜街上的桥(东边儿那座),然后我在这儿有点儿蒙圈,因为路和桥交错的太多了,看不见水面儿就有点儿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还好没有完全懵,一边儿看着导航地图,一边儿凭着感觉走到了这里,找对地方了。从路面施划的标线能看出这里曾经是通车的,但这张图片里左右两侧的桥栏杆并非原来的高梁桥,虽然现在转河水是从这下面流过的。
继续往前走两侧被铁栅栏圈起来的才是原来的高梁桥
1992年立的海淀区文保碑,文字已经看不大清了。
东侧桥栏杆
(西向东拍)还是东侧桥栏杆。关于高梁桥,我还真是搜了半天才搞明白个大概,以下的介绍是综合好几篇文字及一段视频自己整合的——

        高梁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原为三孔石拱桥,后经多次维修改造,现存高梁桥为清代所建,为单孔拱桥。早年间,高梁桥南北各有牌坊一座,南面牌坊南向额题“长源”,北向额题“永泽”;北面牌坊南向额题“广润”,北向额题“资安”,民国年间尚存。高梁桥古时宽度为6米左右,上世纪80年代为改善道路交通,将桥拓宽至10多米,并调缓了坡度。后为保护高梁桥,在桥北建新高梁桥,转河水从新高梁桥下穿过,原高梁桥两侧桥洞被封闭。在高梁桥的左右,各建有一座钢筑水泥结构的公路桥(即高梁桥斜街东段和西段跨转河的桥体),用于车辆通行,高梁桥和新高梁桥的桥面均不再通行车辆。

西侧桥栏杆的北边立着国家级文保碑,我就没想着要看背面,其实背面是有介绍的,从网上别人的视频里截图抄录如下——

        高梁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取名高梁桥,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工建筑物。高梁桥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桥下一侧为高梁闸,是高梁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高梁桥周边古刹林立,酒肆、茶馆游客盈门,热闹非凡,为京西郊外的一道胜景。现高梁桥本体及高梁闸闸槽、铰关石等原有建筑物构件保存基本完好,是大运河遗产的见证之一,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图源:新浪博客@颐和吴老)桥西侧的闸槽、铰关石。当时在桥边看的时候还有另外一对夫妇,男的给女的讲桥西有闸,我也跟着过去看了,也试图拍照来着,但是杂草丛生实在是拍不到什么,只能借图了。  

        上面那个介绍里写的是“高梁闸”,但这个说法似乎并不严谨,“高梁闸”只是个俗称,这个闸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建的时候叫“西城闸”,西城闸又分上闸和下闸,高梁桥这儿是上闸,下闸据说在护城河边,后来在元贞元年(1295)改名“会川闸”。搜的信息时西城闸在元末废弃,也不知道是上下闸一起废了还是只废了下闸。

        高梁桥的“梁”字下面是个“木”不是“米”,网上好多写错的,我刚刚又重新把前面的文字整个儿捋了一遍,自我纠错。叫高梁桥是因为建在高梁河上,够晕的吧,长河、南长河、转河,现在又来个高梁河。

        高梁河是古代永定河水系中的一个小水系,西汉以前是永定河出西山后的一条干道,东汉以后永定河河道南移,原来的河道即成为高梁河。金、元以后高梁河上源被南长河所代替,仅从紫竹院东流至高梁桥一段仍保留高梁河名称。随着通惠河的建成高粱河的名字也不再使用了,北京现在的地图上已经没有“高梁河”了,只剩下“高梁桥”、高梁桥南侧的“高梁桥路”和高梁桥北侧的“高梁桥斜街”。

        在高梁桥这一个点各种查已经“耽误”了我好几天时间,就这样了,赶紧过去吧,积老多内容写不过来了,出门溜达只是一下午,写得花好几天。

看完高梁桥继续往西走就来到南长河公园,西三环北路到蓝靛厂南路之间的南长河南岸也有个南长河公园儿,那个应该建的更早,所以这边儿这个我看网上有人说是东园。
那段文字写的有问题,说长河从绣漪桥到高梁桥全长16km,哪里有这么长呢?不管它了,这里开始进入“历史文化园”景观段,从高梁桥到北展后湖节制闸,河道大体为东西向,略有弯。
宫桥谐趣,说的是 倚虹堂。

        倚虹堂是乾隆皇帝弘历为圣母皇太后六十大寿所建,乾隆十六年(1751)建成,可在此乘舟至颐和园,也可在此易辇进宫。倚虹堂为样式雷所设计,坐西朝东,宫门五楹,五楹南房中间穿堂门外紧临长河的是码头。宫门额“云楣星鄂”和倚虹堂其它匾额,皆为乾隆皇帝御书。倚虹堂隔岸是船坞和港湾(今大钱市1至3号楼),船坞有三座坞桶,每座13间,用来储放龙舟和冰撬。清末西太后常在倚虹堂船坞乘船前往颐和园。该船坞于民国初年为官厅所拆卖。倚虹堂的北侧(今北下关24号门前)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号为A04196),慈禧太后往返颐和园和圆明园时,在倚虹堂用餐时,见树形好似展翅欲飞的蝴蝶,慈禧称其为"蝴蝶槐",此名后来也传至民间。

不知道介绍里说的倚虹堂遗存的旧石块儿是不是就是这些。
小路、亭子、堆石。
长河桥,还挺好看的。
岸边竟然有个运水草的传送带,运上来就先囤在铁皮房子里。
头天刮大风,把这么粗的树杈都刮断了。
河对岸是复原的倚虹堂码头,其实感觉也谈不上复原,就是建了个码头而已。挡着围栏是因为背景墙上的瓷砖快掉光了。

        倚虹堂码头背景墙上的浮雕被设计为三个部分:中间采用高温彩釉工艺,以“春水游幸图”为主题,展现了昔日帝王出游的热闹场景。左、右两旁分别选用汉白玉材质,以“水系开凿图”和“泽润万民图”为主题,讲述了北京水系的起源、开凿、修浚。

到北展后湖节制闸了
闸坝重地,围着铁栏杆,跟德胜门外松林闸那儿一样一样的。
到闸的西侧了,两个工作人员正在清水草。
过了节制闸后就是北展后湖,这座桥是岸边连接湖心岛的,游艇是娱乐项目,大概是从动物园那边过来再回去。
湖对岸(南)是北展剧场,高高的尖是北京展览馆。
走到这里就到头儿了,门里是隔音屏隧道,再往西就是动物园里面了。
钓鱼的大哥
湖心岛没有开放
(南向北拍)我走回长河桥过桥到河南边,好去北展后湖南岸。
这边也是被铁栅栏圈起来的闸坝重地
到头儿了,要左拐。前面那个栅栏门里就能上去湖心岛的桥。蓝色牌子上是2020年7月31日发的《关于北展湖心岛情况的公告》,我没走过去看,放大照片也看不大清楚字,好像写的是“仍在改造施工中”。
夕阳照在北展后湖上
拐过弯儿来了,边走边拍。
来到南岸了
继续沿着岸边走,左手(南)是个小公园儿。
又到头儿了,又要左拐了。栅栏那边是北展后身儿了,以前是可以通行的,估计也是YQ原因围起来的,要不还得安排人扫码测温。

        以前在栅栏里的那边有皇帝船码头,可以乘船到颐和园,每年大概4-10月的时候通航,最早的时候船票含颐和园门票,可以到铜牛那里,后来就只到颐和园南如意门外了。2018年北展后湖进行整治,皇帝船码头的牌楼和南岸、西岸的违建被拆除,皇帝船码头也被撤掉了,现在乘船要到动物园里的码头(这个码头原来就有),要买动物园的门票入园后再买游船票。路线有两条,可到紫竹院也可到颐和园,到颐和园的话需要在紫竹院那里换船。

(网络图片)动物园码头的宣传板
小公园儿里有塑胶跑道
有个挑高的平台可以观赏整个北展后湖

        好了,磨磨唧唧写了这么多天的转河终于写完了。写玉河的时候以为再走完转河、南长河转河以上的部分和坝河就把北京北城城里的水系都走遍了,在写转河的这些天里已经把坝河包括支流东土城沟给走完了,但也发现还落了一处——昆玉河,呵呵,还有没有落下的呢?

        解释下我说的“城里”,其实对于我来说日常生活中说“城里”基本指三环内,但是现在我在走水系的话三环内这个范围就有点儿太小了,所以外扩到四环内了。

转转转河(上)

“环游”什刹海(上):西海-后海-汇通祠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转转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