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之《春望》

图片发自App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经历过盛唐的人大概都不会想到,他们中的多数人会死于接下来的‘安史之乱’”。

想来令人毛骨悚然。

历史课本上讲到“安史之乱”,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它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安史之乱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安史之乱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在长安,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文臣武将地位平等,整个华夏民族进取、包容;安史之乱后,关中残破,唐亡之后,长安在以后的一千多年,再也没有成为中国的首都;北方的战乱使得大量人口南移,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南方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北方;“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安史之乱后,这句话成为了各个藩镇的心声,军阀混战百年,直到赵匡胤建立北宋,有感于唐末五代藩镇的可怕,采取“强干弱枝”之策,令文人掌兵,打压军人……


图片发自App


这首《春望》写于公元757年3月。

公元755年,杜甫43岁,科举落第两次,困居长安十年,刚刚当上“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个管兵库钥匙的闲差)。同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彼时正在从长安前往奉先探亲的路上。

对于这次叛乱,杜甫一度认为,这虽是盛世中的灾难,但是,凭借官兵的英勇善战,那些胡兵很快会被镇压下去的。

哪料想,公元756年7月,长安就被安禄山攻破了,唐玄宗仓皇出逃。唐肃宗随即在灵武即位,并以灵武为中心组织军队抵抗反叛军。

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只身去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又被带回长安,只因他官卑职微,才未被囚禁。

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

后来杜甫冒险逃脱,到了唐肃宗军营。见到肃宗时,他“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凌乱不堪。肃宗感其忠诚,很快任命他为左拾遗,终于圆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只是,后来杜甫又因直言上谏得罪了肃宗被贬,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宋代司马光在评价《春望》时说: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余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杜甫在沦陷区,看到的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却已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凄然。

这之后的杜甫,俨然成了一个纪录片拍摄者,他把因安史之乱而引发的悲惨事件一一记录下来,在他的“纪录片”中,主人公“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正因如此,后世称杜甫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中国古代文人,多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在个人命运多舛、朝不保夕的困苦境况之下,还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国家为民而忧乐,实为不易。

一场“安史之乱”让鼎盛的王朝落下云端,陷入污泥中一百五十余年。

悲兮?惨兮?怨兮?

如果晚年的唐玄宗能够勤理政务;如果李林甫不为了擅权重用胡将;如果杨国忠能够真的对国哪怕“忠”那么一点点,会不会是另一种光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之《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