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判断是通过一条或多条判断语句的执行结果(True
或者 False
)来决定执行的代码块。
在 Python 的语法中,使用 if
、elif
和 else
三个关键字来进行条件判断。
每个条件后面要使用 冒号(:)
作为判断行的结尾,表示接下来是条件(结果为True)后要执行的语句块。
除了 if
必须有,elif
和 else
分支都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省略。
使用缩进来划分语句块,相同缩进数的语句在一起组成一个语句块。
按照顺序判断每一个分支,任何一个分支首先被命中并执行,则其后面的所有分支被忽略,直接跳过。
可以有多个 elif
,但只能有一个 else
。
流程图(Flowchart)是使用图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因为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
流程图在汇编语言和早期的BASIC语言环境中得到应用。
相关的还有一种PAD图,对PASCAL或C语言都极适用。
流程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条件判断语句。
如下图所示:
首先判断a是否等于1,如果a等于1,就将a设为2,否则将a设为1.
使用程序来实现:
a = 1
if a == 1:
a = 2
else:
a = 1
再来一个更复杂的双层判断:
程序实现:
a = 5
b = 1
if a == 10:
b += 1
else:
if b == 1:
b += 1
else:
b += 2
还可以使用elif
语句使程序更简洁!
a = 5
b = 1
if a == 10:
b += 1
elif b == 1:
b += 1
else:
b += 2
if
语句是一个单分支语句,也就是说如果关系成立,就执行,否则,什么都不执行。
也就是:
简单的判断:
if 1 == 1:
print('1=1')
if 1 == 2:
print('1=2')
输出:
1=1
elif
是else if
的缩写,也就是在if
不成立的情况下又满足elif
的条件,才会执行;如果已经满足了if
的条件,那么不管是否满足elif
,都不会执行。
理论上说,一个 if elif 语句中,if 语句只能有一个,而 elif 语句有几个都行。
也就是:
用 Python 实现简单的 if elif 语句:
if 1 == 1:
print('1=1')
elif 2 == 1:
print('2=1')
if 2 == 1:
print('2=1')
elif 1 == 1:
print('1=1')
if 1 == 2:
print('1=2')
elif 2 == 1:
print('2=1')
elif 2 == 2:
print('2=2')
运行结果:
1=1
1=1
2=2
else
代表否则,在if
不成立的情况下执行。
也就是:
用 Python 实现:
if 1 == 2:
print('1=2')
else:
print('1≠2')
if 1 == 1:
print('1=1')
else:
print('1≠1')
程序输出:
1≠2
1=1
将三个条件判断结合起来,构成 if elif else 语句,其中,if、else 只能有一个,而 elif 可以有很多个。
流程图如下:
使用 Python :
if 1 == 2:
print('1=2')
elif 1 == 3:
print('1=3')
else:
print('1≠2, 1≠3')
运行结果: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