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牙痛治疗及五味子药性
在《黄帝内经》里面医牙痛的方向就是上牙床、下牙床各属于手足阳明,这是《黄帝内经》的一个思考。
接下来引用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仓公的部分,淳于意的故事。
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手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即为苦参汤”,用苦参煮汤来漱口,苦参很苦,牙齿是属于肾,用苦参汤来漱口,一天漱掉五、六碗,很快会消痛
苦参汤代表了中医牙痛观的转折,因为苦参:退火、清热、消炎、止痛
苦参是一个寒凉的药,是一个凉肾的药,一时之间是可以清热消炎,每天拿它来刷牙,肾就越来越虚寒,所以会腰痛。
宋.沈括《梦溪笔谈》:
余尝苦腰重,久坐,则旅距十余步然后能行。有一将佐见余日:“得无用苦参洁齿否?”余时以病齿,用苦参数年矣。日:“此病由也。苦参入齿,其气伤肾,能使人腰重。”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苦参,腰疾皆愈。此皆方书旧不载者。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迹。须当横摹之,泛然不问其点画,惟旧迹产循,然后尽妙也。
牙痛治疗思路之转折点:
牙痛用来漱口的药,其实是比较适合用辛散的热药,而不是用寒凉的药,也就是牙痛开始有人提出来说“宜辛散、忌凉遏”。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牙齿之痛,因胃中湿热上出于牙龈之间,适被风寒或饮冷所郁,则湿热不得外达,故作痛也。寒是标,故外用辛温擦漱之药;热是本,故内服辛凉散热之剂。牙痛用梧桐泪为末,少加麝香擦之。牙大痛,必用胡椒、荜茇能散其中浮热,间以升麻、寒水石,佐以辛凉荆芥、薄荷、细辛之类。若用清凉药,便使痛不开。必须从治,如荜茇、川芎、薄荷、荆芥、细辛、樟脑、青盐之类。
肾脏连着牙齿,牙齿是肾的烟囱
牙齿跟肾是相连的,如果肾脏有火的话,以一个健康的牙齿来讲,可以把火像烟囱一样排放出来(牙齿是肾脏专用的毛细孔,就像身体多余的热可以从汗孔出来)
牙痛好像麻黄汤证发烧烧到三十九度半一样,闷住了在发烧,要帮助里面的抵抗力把寒邪之气推散,牙齿恢复原来疏泄的机能就不痛了。
苦参是一个角度的思考:清热、消炎;
细辛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思考:牙齿属于肾,肾的麻黄汤就是细辛,用细辛煮水漱口,把牙痛打通
其实妇女的乳房发炎,往往都是太阳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小柴胡汤证当主轴,是先得到感冒了、六经病了,然后经络淤塞,然后才发炎。
牙痛要“从治”,要顺着它把这个热泄掉,用从治,就象平常用桂枝汤、麻黄汤是一样的道理
华佗先生治牙痛的方:
不知着者,托名孙思邈注《华佗临症神方.华佗治牙痛要诀》:
宜辛散,忌凉遏。
世传华先生治牙痛︰“一撮花椒水一盅,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实则先生之医术,虽本乎仙人,其用药则由己。如宜辛散,忌凉遏,即治百般牙痛之秘诀也。故知治病不必拘定汤药,盖汤药可伪造,可以假托,且当视其病之重轻,人之虚实,时之寒燠,而增减之。故有病同药同,而效与不效异。医者于此,宜知所酌夺矣。(孙思邈注)
一碗水一把花椒,有细辛、白芷(足阳明胃经引经药),防风(袪风药),每天三更半夜拿来漱口,牙齿就会长得很好;
花椒、胡椒、细辛、白芷、防风这种发散风邪的药就是会很常用的。
《御药院方》的“漱口沉香散”:
元.许国祯《御药院方》:漱口沉香散
治牙槽热毒之气冲发,齿齗肿痛,或疮,或差,或发,并宜服之。
香附子八两,沉香、升麻各一两,华细辛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水一大盏同煎至三两沸,去滓温漱,冷吐,误咽不妨,不计时候,日用三四次。
升麻:升提足阳明胃经的气、升清气、降浊气;沉香、升麻同用,再加上行气的香附,在古时候来讲煮水漱口是用这样的方子。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遗山牢牙散
王汉卿所传方。云:折太守得之于李节使。折得此方,九十余岁,牙齿都不曾疏豁,及无疼痛。汉卿今八十九岁,食肉能齿决之,知此方如神也。
茯苓、石膏、龙骨各一两,寒水石、白芷各半两,细辛三钱,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对,上七味为末,早辰用药刷牙,晚亦如之。 就是刷牙之后会让这个牙齿很牢固。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牙齿牙根露出来的话,我们中国比较代表性的方剂是这个柳枝汤。
宋.王怀隐、陈昭遇 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柳枝汤
柳枝汤: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宜含柳枝汤方:
柳枝一握,切,地骨皮、细辛、防风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蔓荆子,以上各一两(※一方另有青盐半两)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用一两,以水一大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就于患处。
柳枝一把、地骨皮、细辛、防风打成粉,每次用一两药粉、水一碗、酒一碗,煮到剩一碗以后,然后热漱冷吐,趁热漱口,让牙齿压根赶快长出来一点
牙痛之青主派治法:
清.陈士铎《辨证录.牙齿痛门六则》:
1)牙痛是痛到要哭、涕泪俱出,痛到受不了且痛到牙根都肿起来了,很痛很痛的牙痛,就用一个叫做治牙仙丹的方,治牙仙丹只有两味药:
玄参1两、生地1两(晒干的干地黄)
牙齿的上火有实火、有虚火;
“脏”有火是虚火,“腑”有火是实火;
脏火是因为没有办法收摄能量,所以火才散出来,因此称它为虚火。
上下各两颗门牙总共4颗是属于心包火,再旁边一颗是肝、再旁边一颗是胃、再旁边一颗是脾、再旁边一颗是肺、再到最后面就是肾,所以要分经退火。
玄参、生地:凉肾火的药;
心包火加黄莲;
肝火加栀子;
胃火加石膏;
脾火加知母;
肺火加黄芩;
肾火加熟地;
这样子来加味,就可以把牙痛退掉
2)牙痛就是蛀牙蛀穿的那种牙痛。
用五灵脂、白薇、细辛、骨碎补去漱口,把蛀烂的孔慢慢调理回来,这种蛀牙蛀到烂穿进去的,它的特征就是“如行来行去”,就是牙痛是一阵一阵抽的,那就用这个药方。
3)牙痛久了,上下牙床都腐烂了,变成没有办法吃饭、然后日夜呼号。就用仲景方的竹叶石膏汤。
4)牙齿痛是“到了晚上特别痛”的。代表肾脏不能收纳阳气,肾火浮越上来,就要用傅青主非常有名的“引火归源法”。
“引火归源法”基本的方法就是煎一大锅的八味地黄汤放然后冷了喝。
熟地黄跟泽泻是可以把药引入肾经;
山药跟茯苓可以把药引入脾经;
山茱萸跟牡丹皮可以把药引入肝经;
肉桂、附子的能量拉进三阴经里去保存起来,是以肾为主;
傅青主多加了一味骨碎补:会把药性拉去经过牙齿,把牙齿的火收掉
5)牙痛得一开口吹风就会痛得不得了,然后闭起嘴巴就觉得好一点,用升麻、白芷再加一些细辛然后再加一些补药。可以灸肩膀后面的穴道(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穴)
6)牙痛是上下牙都痛,张开嘴巴吹凉风不痛,闭起嘴巴就不舒服,代表牙齿是被闷住了,有湿气(身体湿气太重)
陈士铎还有两个方:
1)如果老了牙齿掉了,拿老鼠的骨头来入药做成牙粉,塞在牙齿那边,掉的牙齿就会再长出来;
2)蚂蚁晒干来吃,牙齿也会长出来;
老鼠的骨头从头到尾不可以碰铁器;地黄这味药要发挥它十足的力道就不能够碰铁,
现在台湾买来的地黄都已经是大陆用铁刀切开了的,地黄就要从自己种开始了,然后再用买日本的陶瓷菜刀切它;地黄是一种很吃地力的药(种一次地黄泥土会贫瘠10年,不能种别的东西),等到牙齿掉光了,刚好地黄成熟了,可以用来做药了
清.陈士铎《石室秘录》:长齿法︰
方用雄鼠脊骨全副,余骨不用,尾亦不用,头亦不用,骨碎补三钱,炒为末,麝香一分,熟地身怀之令干,为末,三钱,但熟地必须自制,切不可经铁器,一犯则前药俱不效矣,生地亦须看一做过,经铁针穿孔者即不效,细辛三分,榆树皮三分,总之,群药俱不可经铁器,当归一钱,青盐二钱,杜仲一钱足矣,各为绝细末。鼠骨去肉不用,新瓦上焙干为末,不可烧焦,乘其生气也,用一瓷瓶盛之。每日五更时,不可出声,将此药轻擦在无牙之处。三十六擦,药任其自然咽下,不可用水漱口,一月如是。日间午间擦之更佳,亦如前数。
固齿方︰
用雄鼠脊骨一副,当归一钱,熟地三钱,细辛一钱,榆树皮三钱,骨碎补三钱,青盐一钱,杜仲二钱,各为末。裹在绵纸成条,咬在牙床上,以味尽为度。一条永不齿落矣。然亦不可经铁器,经则不效。此药可救数百人。大约一人须用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