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5

今天课上讲的是一首儿歌,篇幅不长,句子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的生字很多,我开始不以为然,觉得学第一节课抽空让学生读了几遍课文,这节课再向往常一样读几遍,七七八八应该会的差不多了。谁知道验收生字的时候学生频频出错,我慌出一身冷汗,没有了好的开端,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我硬着头皮进行完所有环节,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水过地皮湿。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备学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这让我想起我不久前看的一个视频,一个主播兴致勃勃地用小棒敲击桌面,然后问听者,听出是什么歌了吗?听者一脸懵,说,没有。主播说我都敲的这么明显了,这么简单的一首歌你还听不出是什么吗?再听!然后又敲了几遍,还是没听出来,最后主播一边敲一边唱,听者恍然大悟。主播最后说,很多人从自己的视角看,我都讲的这么明白了,你还不懂,你是不是傻?听者可能在想你能不能好好说,你说了个啥?这是我们沟通常遇到的问题。讲述者一定要以倾听者为视角,不要自嗨。就像今天的课堂上,我以为学生会了,然而并没有,就是因为我没有现在学生的视角,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没有以他们为主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