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冥想与科学

【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2021年100天精时力营·乘法

今日主题:2-4 冥想与科学

学习日期:2021年11月18日

1、[我记]我学(客观)+我思(主观)+正反栗子+行动:

1.1和高手过招

【我学】和高手过招从参加团建开始 ,从露脸参加直播并分享开始。

【我思】

崔律说,在精时力圈子里犯错成本很低,我可以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反思提升自己。鼓励我积极的参加团建,参加互动,和高手过招。但是我经常浪费这种机会,反思原因是因为我①没有投入时间来准备,②没有准备就担心说不好做不对,想办法把自己隐藏起来。

结果是越把自己藏起来,没有认真对待,收获越少,成长越慢。看着周围小伙伴飞速进步会越来越不自信。

另外一个点在,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够积极的反馈互动,但是我自己没做到。链接崔律昨天讲的,要做一个好老师,必须自己先做的好,然后再讲的好。

所以我要做好准备,多和高手过招。从参加团建和露脸互动开始。

【正反栗子】

正:①昨天参加《秘密如何改变我的生活》共读,露脸并且分享自己的感触。因为。露脸必须要分享,所以听的也会更认真,思考也更多。分享完自己的经历以后突然有被充满电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和高手过招的一种感受吧。

②上个月开始积极的参加太和殿团建,感受grace幻雪和小帅的高能。

反:参加崔律课程和团建,大部分时候是不露脸,有时候确实是环境不太合适,有时候也会担心被到。

【我行】

①准备好自己的故事,参加周末团建。

②做好预习即使不能露脸也要在公屏互动说出自己想法

1.2【我学】佛学≠佛教。

佛学的一部分已经经过科学验证。佛学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哲学。学习中把佛学创始人佛陀当作一个老师即可。

所以学习冥想过程中,是剥离宗教信仰的。

【我思】

感恩崔律抽丝拨茧的分析。虽然之前对宗教并不抗拒,但也不喜欢,因为宗教总给我一种压抑的感觉。崔律说佛学是一种学问,把佛陀当做一个老师后,瞬间觉得很轻松,更愉快的接受冥想。

1.3冥想

【我学】

现在冥想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速度加快。

冥想的练习可以让我生理感受和心情生活更愉快的体验,经过短期的练习就会有令人惊讶的效果,练习时间越长,收获越大,甚至可以重塑人格。

【我思】

如此大量的人在研究冥想,足以证明冥想对人的好处。

尽管有些更的效果尚未被验证,但是未被验证的不代表没有发生的,不代表不真实,因为科学的研究、发现总是要滞后一些。

(本课逻辑)崔律讲佛学、佛教和科学旨在帮大家认识到冥想是脱离宗教的,希望大家放下思想包袱来参加冥想。这部分通过冥想引起大量的研究,并且研究速度加快,通过冥想已经有了很多被科学验证的好处,来鼓励大家去参加冥想。

【正反栗子】

正:跟随崔律冥想这段时间,情绪更加平和稳定,对孩子对学生更有耐心。印象特别深,在做十年后冥想时做完后浑身神清气爽,有幸福要溢出来的感觉。这周做魔法粉沫练习,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环境中。对周围的人充满感恩。

【我行】

坚持每天跟冥想直播课。

2、[我赞]对其他伙伴日志的点赞:

点赞平平仄仄2-3的日志。对每一个点都做了深入的反思与链接。

很多点都很有感触,比如赞美别人,不需要挑日子,想到了就去表达。写日志目前来看,有时候还感觉像是完成任务,是因为平时写的少,刻意练习的少,需要调整心态,多多练习写日志,提升写日志的能力。

3、[我问]自问/问崔律+自答:

自问:昨天学习和高手过招,今天早上就一个反面案例。崔律在直播间提问,想要回答。看到自己的和别人想法差不多,又担心看错犹豫一下,回头看原文,崔律说再等几秒钟,最后没有回答。这中间我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过程?

自答:①担心——明白互动的重要性,想要互动,又担心说错,担心表达不清晰。

②想要完美——想要等自己完全准备好再说,又回头看原文。想要表达更精确,组织语言花费时间。

③放弃表达——崔律说等大家几秒钟,就想着时间过去了就不说了吧。

问:尽管知道先完成再完美,崔律也经常强调在精时力圈子里犯错成本很低,可以大胆试错。还是有这种心理,比如今天早上冥想课也有感触想要分享,看时间不多也就不举手了。心理告诉自己,冥想课可以周末答疑互动时再分享。但是很多时候,这种心理是找借口,还是需要调整,我计划怎么做呢?

答:①早课、《秘密》、团建等提前做好充分的预习,组织好内容,准备好问题(担心其实还是因为事前准备不充分);

具体:崔律有问答提示时准备好问题和观点。《秘密》提前预习,梳理至少一条感悟。

②争取机会(团建、直播等),多加练习,破除和高手过招。

具体:晚上《秘密》共读露脸,分享观点。没时间就在公屏打字。

4、[我说]其他话语:

很感恩今天有一段自由时间安静的时间,专心写日志,谢谢谢谢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2-4 冥想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