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知道怎么办》16

父母要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无条件的信任。相信孩子自身想成为更好的人。

1.习得性无助
为什么习得呢?因为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学习来的。

如何避免呢?
第一,只看孩子的不足之处,习惯性批评指责是不可以的。因为它会给孩子植入“我不行”的限制。批评、指责的背后是希望孩子好但行为却与目的背道而驰,改变习惯,多去看到孩子的优点、做到的地方。

第二,父母对孩子“最近发展区”的认知盲区也很危险。要想掌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父母需要沿着贴身陪伴—认真观察—理性评估—设定目标的路径。目标过高,孩子会觉得“我不行”。了解孩子尤为重要,从观察开始!

2.避免对电子产品上瘾
首先打破“上瘾”的执念,大部分孩子并未达到上瘾的程度,但父母的贴标签和焦虑会把孩子推向这条不归路。

我曾经定性自己有手机瘾,但实际并未达到这个程度。反而是我内心的不接纳和批评,让自己陷入无力感,低自尊的以为自己上瘾,因为自我感觉好时,我更喜欢听课看书、思考,反而自我感觉不好时,拿着手机不放。手机瘾只是一个行为,挖掘出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是关键,因为满足需求有很多方法。

有效方法:跟孩子一起过更有趣的生活(与手机相比,孩子更喜欢跟真实的父母互动,增加高质量陪伴);
帮孩子转化需求;
跟孩子明确约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提前与孩子约定,种下一颗种子,就是妈妈相信你更想保护自己的眼睛,当孩子按时关机,给予反馈:谢谢你遵守约定,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眼睛。)

你愿意相信孩子,孩子就会回报你信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知道怎么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