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4、不预设立场——打开沟通之门

【2021.04.02】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25+中25期坚持分享第136天(中级25期坚持分享第9天),第2周约练挑战第2次 ,累计共8次(3来+2box+1咨+2观),读书打卡第136天:《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前言:与孩子相遇+关于本书,可搜索昵称:崔甜甜ctt(中级25期读书第9天)

孩子出现问题/状况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出现状况以后,不与家长沟通,家长有可能就是两眼一抹黑,导致更大的危险发生。

孩子其实是想跟家长沟通的,只是跟家长沟通实现不了他想要的结果,就不愿意沟通了。在沟通中,最危害亲子关系的,就是预设: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就以为自己是正确的,然后套到孩子身上。所以做到不预设是很难的,沟通是改变的基础,无法沟通,就无法合作,很难真正帮助到孩子,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带着自己的是非观念,带着自己的想法,评判他人,憋三秒是让自己反思和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看看自己是不是又不中立、又预设、又自以为是了,有机会能够停下来听听别人怎么说。因为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有时候抱怨可能是孩子已经到了绝境和悬崖,向你求助鼓足了勇气,你的标签,你的预设很可能会把孩子逼入更糟糕的情境中,孩子该何去何从呢

我们相信孩子怎么样,孩子就会怎么样。关键是你真的相信孩子吗?对孩子预设立场,就犹如戴着有色的眼镜看孩子,这样的思考方式,无疑充斥着危险。孩子对非言语、肢体动作、只言片语非常的敏锐,你预设了,孩子会非常快的捕捉到,感受到。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更好,而这建立在被认可、被信任、被理解的前提下。

【例子】智子疑邻的故事: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如何处理好对方的情绪呢【他需要我们的理解,需要我们相信他有他的道理。eg:没关系,如果你现在不想说也没关系,想哭也没关系,但是只要你愿意说,我都会想听。——接纳、允许,把选择的权力教给孩子。】

遇到孩子出状况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不分青红皂白地贴标签,扣帽子,张口就来,说孩子说谎、不听话、不乖、就是不想学好等,看不到孩子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立刻扩大,该还扣上帽子……【思考:你的孩子会怎么样?你的初心又是什么?扣上帽子容易,摘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不信任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信任才会让孩子有改变的开始。】放轻松,别整天像扫描仪一样去扫描孩子,尤其是用挑错思维的模式扫描孩子,这个方式孩子是非常烦的,非常非常反感的,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意识:相信孩子,从内心里相信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成为父母的骄傲。

说话靠心不靠嘴,修炼你的内心,你心里有了预设,嘴上说的再好也没有用,有时候你觉得你变了,只是方式变了,本质没有变,换汤不换药。。调整自己的状态,觉察自己的内心。

【预设立场的危险】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自己并非想要真心了解,而只是想要通过谈话的过程,将他们的立场(想法)强加于自己身上时【你的目的性太强,不是发自内心想了解他,跟他交流沟通】,孩子会以沉默不语、无奈、不屑甚至自暴自弃等来对抗。【孩子想要的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想要去了解他,知道他的故事,孩子需要的是我们在听得时候不评价、不预设、没有目的

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亲子关系大于一切。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免谈。良好的亲子关系源于信任,而信任又与不预设立场息息相关,如果你有想法,就先憋住不说,赶紧把自己清空,去倾听他怎么说,相信他所说的,相信他也想更好,这样的话关系才能融洽。

【如何避免预设立场】

1.察觉自己。问问自己此刻内心发生了什么

2.安顿自己。先处理和平稳好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继续与孩子从容对话。稳下来,才是改变的开始和契机。

3.聆听孩子。带着较为平静的心情打开自己的耳朵,同时先将嘴巴闭上,学会倾听:以孩子的立场而言,他发生了什么?

4.引导孩子。试着让孩子说出他想要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及协助孩子整理中间的利弊得失。

当我们能够学会不预设立场,才能听见孩子真正的声音。如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不会变成“只说父母想听的话”的孩子,而你才会在孩子需要帮忙时,引导出他的潜在力量,给予他最有效的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课】4、不预设立场——打开沟通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