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day299 以为那是生命中无从分辨的普通一天,没想到人生从此巨变。
我一直很喜欢村上春树。
不只是喜欢他作品的文学性,更喜欢他塑造的人物的独立人格和生活态度:
人其实可以遗世独立地存活,任性地遵从自己的内心,跟着自己的节奏。远离世俗尘世喧嚣独立生活,在厨房里自给自足做着健康饮食,一张一张听古典唱片和爵士乐,每天简单的过着自律的工作生活,就像更摩登悠闲版的《瓦尔登湖》。
他构建的世界有一种近似于洁癖的纯白,就如同他本人日复一日的持续专注,基本上完全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这是村上春树式的特色。
有人说他近期一直在重复自己套路,但我喜欢读他作品时欲罢不能的感觉。
他已经足够得心应手,可以轻松创造出一部精彩的畅销小说了。
直到昨天,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除了来自这本纪实访谈录本身的震撼,我又一次被村上春树的文字打动了——来自一个写作者对热点事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背景介绍: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奥姆真理教唆使教徒在地铁多处投放毒气,造成13人死亡及5,510人以上受伤。2018年7月6日,日本对东京地铁毒气事件主谋、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执行了死刑。
2018年7月26日,发动东京地铁致命沙林毒气攻击事件的原奥姆真理教6名共犯遭处决。
这本书虽然才在中国出版,但其实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1997年,在事件发生二周年之际,就发表了这本书。这是他首部非虚构类作品,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意义重大。而且远早于《1Q84》。
如村上在《写在前面》这篇序言所说的:“收在这本书里的证言,完全属于自发的、积极的。没有文字性润色,没有诱导,没有勉强。我的写作能力(我是说如果我多少有那东西的话)只集中于一点:如何原封不动地采用对方的话语而又能使其容易阅读。”
翻译此书的村上御用翻译者林少华,也竭尽全力保留了这一份克制和真实,中文的丰富还使得译版更加精彩,60多个采访任务,一人一色。
作为一个游离于主流之外的“个人主义”作家,一个畅销小说家,我觉得他身体力行,给每个写作的人很好的上了一课——关心社会,拥有良知。
全书分为两部分——对亲历事件者的采访,以及对教徒的采访。
第一部分里,60多个叙述者,作为受害者,救助者,地铁工作人员,作为亲历事件者。用各自不同的视角,碎片化的记忆影像,拼成一整个完整得有些残忍真实的画面。这才是普通人面对灾难的正常真实反应。
采访中可以看到村上的小心翼翼和同理心。事件发生后,亲历者会对媒体和旁观者产生强烈的抵触——事实上,不可避免。
总会有人面对别人的悲剧,怀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抓住负面新闻,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嘴上说着“真够受的”,心里却止不住的好奇。
村上在对每一个采访者都进行了相当长的关于个人经历的铺垫采访,并且保留在最后的版本里,篇幅不算少——这是让我很感动的地方——作为亲历者之前或之后,他们首先是5000多个有着自己生活的普通人。
采用采访者作为第一人称,适当介绍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介绍事件中的角色,克制冷静还原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便于读者更客观的理解他们的叙述,行为的出发点。
面对意外危险,每个人的心理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感受和回忆侧重点都不同。那是每个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感悟。
有重在感受和心理恢复过程的人:
我本以为大家会对罪魁祸首,怨恨满满。但其实,无辜的亲历者当时困惑复杂的心情: 茫然,无助,绝望,怀疑,心痛,不解交织 。
而事后对犯罪者的愤怒也都变成了其次:
不是心怀怨恨就能支撑自己走出心理阴影,能让自己走出家门,不再畏惧交通工具。怨恨什么也产生不了,不如将强烈的情感注入“我到底能为受伤更严重的人做些什么?”
所以他们会去关心那些伤势更严重的人。
有回顾和反思当时自己行为和反应的人:
加害者的行为很可怕,亲历者却远比自己想象的高尚坚强。即使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隐隐觉得不对,依然下意识地守护自己的位置,也为了拯救陌生人拼命,迸发出责任感。
但当他们逃出地铁站,一边是人间地狱,一边一切正常,行人行色匆匆,漠不关心。
不禁开始怀疑:袖手旁观,明哲保身是对的吗?
对于在身边立马倒下的人,施以援手似乎是下意识的反应,但如果他在离你稍有距离的地方倒下呢?
举手之劳的助人为乐很简单,如果需要费一些力气,承担一些风险才能帮助到别人,是救还是不救?
也不能说人情冷漠,世风日下,但事件过后,会让幸存者开始产生怀疑,在这样冷漠的环境中成长的下一代会是怎样。也为自己曾是旁观者一员感到自责。
有一直陷入恐慌,仍无法摆脱的人:
沙林,是那种难以诉诸语言的恐怖,亲历者们几乎都是独自承受煎熬,除了至亲以外,很难有机会,又有勇气将感受和恐惧说出口。毕竟亲身经历死里逃生,看着其它生命在眼前死亡的冲击太大。
PTSD,记忆入侵,毒气本身后遗症,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双重不适。对那些还算能回归正常生活的人来说,要面对双重伤害:来自事件本身和社会态度。
因为轻伤者没有表面可见的伤害,仅有不明显的非创伤型的身体症状,以及难于言说的心理恐怖,都是不能为他人,尤其是职场领导所能理解的。他们会觉得你是故意假装,甚至以此为借口,开除员工。补偿也是经过很久,由政府正式出具文件,证明这是劳动伤害,才有机会得到补偿,
有很多人都在反思,因为这一事件暴露出的问题:
天灾人祸固然是罪魁祸首,但是为什么救护车迟迟不来?为什么救援没有有效开展?为什么到了医院也被拒之门外,难道不是人命关天?
很多人在此之后,才发现:日本是不具备能迅速,高效响应重大灾难的体制,有胆识有专业度的上层结构是不存在的。而且缺乏有魄力的指挥人,应急专家。甚至还有前期不作为,对于教众的放任,导致演变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5000多人仅有13人死亡,这个被大家誉为奇迹的结果,完全是来自坚持不懈的“现场救援”。感动,但是不可取。
还有很多普通人的一生因为这一天改变了。劫后余生,对待二次生命,虽然备受后遗症影响,却也是改变命运的契机。比如结束一段不怎么样的鸡肋婚姻。
第二部分,针对教徒的采访,就更复杂了。毕竟很多人都充满怨恨:没有人想去知道凶手的故事和心理,我们不关心。
我不想表达任何对他们的理解,但是说实话我很震惊,尤其是你会发现透过村上的文字,他们与普通人偏差不大——就是那细微的0.02%,决定了天翻地覆。
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在这种开放性的思想中,善恶概念的开放超乎想象。
凶手都是高智商人士,但放弃思考和善恶判断,轻易把灵魂交付给体制,就是因为这样活得轻松,不会困惑,也不会受损。教义已经超越情感。犯人的理所应当,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作为普通人,满是震惊。所以个人必须强大,才不会轻易受蛊惑影响。
明明没有太多华丽的写作技巧,明明文字很克制。但是读完之后,触目惊心,说不出的五味交织。佩服村上春树强大的观察力,生动地还原了暴力与恐怖。
建议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属于村上自己的想说的序言和林少华对他这本书的深刻认识。
我想我能理解他的写作意图:
总要有人为亲历者记录下来那一天;
总要想办法让更多人客观的了解到事实的真相,而不是哗众取宠;
总要有人去关注这个世界真实发生的悲剧和阳光照不进的人性之恶。
回头看,不只是为了历史,更是为了未来。
人性很可怕,但是能战胜灾难的,也唯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