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第一,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第二,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第三,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2)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  生产关系的内容和含义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3)生查案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基础,是社会骨骼系统)

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任意更改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还是不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的。抽象的看待生产关系。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规律内容为: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起促进作用,反之将起阻碍作用那个。

5)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交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这一规律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第二,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