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倾听才能让孩子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我们练习倾听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通过倾听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忍住不说,孩子才有机会说

唯有父母忍住不说,孩子才有机会说,事情本来的样子才有机会呈现。父母如果抢话说了,通常说的也不过是基于之前的人生经验和逻辑做的臆测,对清晰的沟通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会伤了孩子的心。

宝妈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宝已经上小学二年级,小宝刚两岁。这一天,大宝的学校开运动会,大宝向妈妈要两元钱买两根糖葫芦吃,小宝听到了也要。宝妈便给了大宝四元钱,说好买四根,一人两根。

结果大宝回来只带了一根糖葫芦给小宝。

宝妈差点儿就大吼:“你一个人吃了三根?”

幸好她忍住了!

宝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大宝。大宝便继续说:“我跑去买糖葫芦,只剩三根了。我买了三根,一扭头看到了李老师和刘老师,我就给了他俩一人一根,就只剩一根拿回来给小宝了。”

宝妈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便“哦”了一声。

大宝继续说:“我发现当老师挺好的,可以吃到同学买的零食。以后我也要当老师。”

宝妈差点儿就想教育儿子说,即使当老师也不能为吃到零食而当。

她再次忍住了。

当父母听到孩子对生活的理解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时候,很难忍住不灌输、不教育,生怕自己没说到位,孩子就从此走向歧途、而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的认知是经由自己感觉、转化、提取、整合而形成的,我们便更容易做到忍住不说了。

忍住不说的好处是腾了一个空间,让孩子自由地去感知,让他的认识转化、提取和整合在顺畅的流动中完整地实现。

过了两天,大宝又拿回来一根糖葫芦,高兴地递给小宝,然后对妈妈说:“今天幸好我跑得快,在人家卖完之前,我给小宝买到了这跟糖葫芦!”

宝妈看到兄友弟恭,很开心。

当父母看到孩子的做法和自己所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相同的时候,自然而然会表露出喜悦,这些会很自然地被孩子抓取到。孩子天生很愿意取悦于父母,愿意往父母认同的方向发展。除非父母特别想将某一种品质固化在孩子身上,否则,连夸奖的话都不用说,就一个开心的微笑或者拥抱就够了。

如果父母格外欣赏“兄友弟恭”,孩子会认定只有这样才是好的,其反面是不好的,是需要排斥的。这样反而会损坏孩子成长的流动、顺畅和完整。

忍住不说,才能倾听到生活的韵律,允许孩子活出自己的节奏。

有娃家长学校,让家庭教育简单高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么倾听才能让孩子有自己的生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