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起源—万物大历史》第一天:第1章

金句:

1,也许正如澳大利亚现代原住民的一句谚语所言,无非全无。说来有些不可思议,而且有人可能直接斥之为模糊不清、神秘莫测,但这种说法却与现代人的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且被量子物理学接受为核心概念,即空间并非全无一物,而是充满了多种可能性。

感悟:“无非全无”是个哲学问题,现在被科学证明是正确的,我们知道我们看着空无一物的空间有空气,有各种能量射线,各种原子,告诫我们,有时候眼见并不一定为真,我们局限于眼前,那是我们接触的面太小了。

2,在宇宙大爆炸10^-36秒后的刹那间,能量本身经历了一次相变,并由此一分为四种彼此不同的位态,即我们今日称作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的四种力。我们有必要熟悉这四个不同的角色,因为它们塑造了我们的地球。……引力虽弱,但却在大尺度上塑造了宇宙;相比之下,电磁力只在化学和生物的层面成为主导,所以是电磁力才让我们有了浑然一体的身体。第三、第四种基本力的名字—强核力和弱核力—貌似不大起眼,而且作用力的力臂很短,只在亚原子尺度发生作用。但他们却对世界的方方面面发生作用,因为它们决定了原子内部发生的一切。

感悟:这段知识点是第一次接触,很精彩,终于知道,能量从什么地方来,并且能量的外在表现位态就是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当然,能量还有其他的位态,比如暗物质。

3,物质是在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秒内形成的,所谓物质也就是能量推来推去的那种东西。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还认定物质和能量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呢!现在我们弄清了:其实物质不过是高度压缩的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

感悟:这要感谢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即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的(c)的平方,用符号表示就是E=mc^2,一点的物质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惊人的。

4,不过,哈勃以造父变星为依托对大量遥远的星体进行观测,又有了一个更令人震撼的发现。1929年,他成功地向世人证明:差不多所有的星系看起来都在远离地球,而且越是距离遥远的,其红移的幅度就越大。换句话说,距离越远的物体,其远离的速度就越快。这似平意味着整个宇宙在膨胀。

5,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大多数天文学家接受了宇宙打爆炸理论,因为其他理论都无法解释这种波及整个宇宙的辐射现象。

6,时至今日,有关宇宙发端于大爆炸的证据是压倒性的,可谓不容置疑。有关细节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其核心观念足以成为现代起源故事的第1章。这样,我们的故事就启动了。根据量子物理学,实有可自真空起,看来整个宇宙发端于虚无的确是真的,因为这虚无充满潜势。

感悟:宇宙发端于大爆炸的学说,让我们知道,宇宙最开始必然开始于微小甚至是虚无的,这真的是真正的“无中生有”,并且有很深的禅学意味:“无中有,有中无”。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起源—万物大历史》第一天: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