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父亲在我记忆中是爱笑的,也很喜欢唱歌,嗓子也确实好,听母亲说父亲原来是考起京剧团的,但因为爷爷老观念,总认为那是戏子,把父亲叫回来了,有时我会想,如果父亲一直学京剧,咱们家会不会不一样?

那个年代是当工人最光荣的年代,父亲在初中毕业后也承袭了这份光荣,就再也没读书了。后来据父亲的老师告诉我(后来也是我的老师),据说父亲原来的成绩是极好的。

小时候的我喜欢父亲多点,因为母亲总管着我,父亲爱笑,爱逗我玩。可逐渐长大后,我渐渐觉得和父亲没什么话说。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我总觉得父亲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和那点点老黄历,渐渐的我什么都愿意和母亲聊了。到了高中,父亲在家里做的家务活最多,却和我说的话最少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也理所应当地享受一切。到高二开始,物理学着已经有点吃力了,到了高三成绩不见好转,母亲有点着急,托人请了一名物理老师来家里每周一次辅导。现在想想那时候辅导费真是便宜。这个老师人也挺靠谱的,确实辅导的不错,经过他辅导,成绩有明显提升。可是没过多久,他因为身体不好加上他爱人也生病,他提出不能继续不课了,虽然遗憾但也没办法。

课还是要补的,我就跟着我们同学在我们学校副校长家补课(那个年代副校长都可以有偿补课),补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副校长真忙啊,他几乎每次都要等到8点过快9点才能回来,我们几个孩子就一直等一直等,而且他讲东西很慢,经常讲到11点过快12点。坐中巴车回家,下车后父亲总能在路口接我,而我从来没有想过父亲是几点钟就开始在那里等的问题,风雨无阻。

可惜多年不钻研教学,副校长的教学水平也大不如前,我有点怀念以前的那个老师了(老师姓李),就告诉父母我还是希望李老师回来给我补课。父亲二话不说,第二天下午就去老师家找他。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联系方式,父亲就是靠问,问到老师的住处。老师不在,父亲怕错过老师,在12月的冬夜里一直站在老师家门口等老师回来,可是偏巧那天老师并没有回家,父亲回来时都12点过钟了。

过了两天,父亲再次去找李老师,这次终于找到了,父亲跟老师说上次等到12点的事情,老师非常感动说,您放心,孩子我一定带到高考结束。这才有了我后来的大学生涯。

如果不是这两天铺天盖地的高考消息,我也想不起来记录下这段往事。直到现在,父亲在家里都是说的最少,做的最多的那个人,还保持着进进出出哼歌的习惯。有时,大小姐会笑外公说话,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这时,我会告诉她,为这家付出最多的也是这个不太会说话的老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