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由IP(Internet Protocol) 和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两个协议组成
1.数据链路层主要是在一种数据链路的节点之间进行包传递,而跨越多种数据链路,就需要借助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负责直连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层IP则负责没有直连的两个网络之间进行通信传输
1.IPv4使用32位二进制表示,8位为1组,每组使用.
隔开,总共有4亿多个
2.一台机器的网卡一般配置一个ip,路由要配置两个
3.ip地址由"网络标识(网络地址)"192.168.0
和"主机标识(主机地址)".1
组成
1.A类:首位0,1-8是网络标识,后24位主机标识,0.0.0.0-127.0.0.0
,理论容纳2的24次方,共1600万
2.B类:前两位为10,1-16是网络标识,后16位主机标识,128.0.0.1-191.255.0.0
,理论容纳2的16次方,共6.5万
3.C类:前三位为110,1-24是网络标识,后8位主机标识,192.168.0.0-239.255.255.0
,理论容纳2的8次方,共254个
4.D类:前四位为1110,1-32位是网络标识,没有主机标识,224.0.0.0-239.255.255.255
1.主机标识全部为0,表示IP地址不可或知
2.全部为1,表示广播地址
3.所以C类地址,每个网段只能有254个主机地址(256-2)
1.本地广播:内部发送给255
2.直接广播:外部发给本地的255
1.广播发给所有终端机,终端机来判断是否需要,造成资源浪费,多播不会
2.广播无法穿透路由,多播可以穿透路由
3.多播使用D类地址,前4位是1110
的就是多播,剩下的28位可以成为多播的组编号.224.0.0.0-224.0.0.255
不需要路由控制,在同一链路里也能实现多播,而在这个范围外设置多播地址会给全网所有组内成员发送多播包
1.网络标识相同的计算机必须属于同一链路(同一个交换机下)在B类IP网络,理论上一个链路内允许6万5千多台计算机,但是实际上是很少遇到的,可以使用子网掩码将这6万多机器标识在分网段
2.子网掩码通过子网络地址细分出比A类,B类C类更细小的网络
3.因此IP有两种标识码IP地址本身
和子网掩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