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慧早起共读Day48——读《爱,金钱和孩子》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教养方式指父母用于抚养孩子的广义策略。不少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表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换言之,在不同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拥有不同的偏好、态度和技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黛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对发展心理学中的教养方式理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鲍姆林德识别了三种主要的教养方式:专断型(authoritarian)、放任型(permissive)和权威型(authoritative)。[4]我们接下来将简要介绍这三种教养方式。

              专断型教养方式

        顾名思义,专断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控制。用鲍姆林德的话来说:

        专断型父母试图用一系列行为准则塑造、控制并评估孩子的行为和态度,这种行为准则通常是由更高的权威制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标准。他们(指父母)将遵从看成一种美德,并在儿童的行为和信念与他们理解的正确行为发生冲突时,喜欢用惩罚性、强迫性的手段来限制孩子的自我意志。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让孩子循规蹈矩、限制孩子的自主权、给孩子分配家庭责任来灌输其对工作的尊重。他们认为保持秩序和传统结构本身就具有很高价值;不鼓励在语言上相互让步,认为孩子应该接受自己说的是对的。

                放任型教养方式

        黛安娜·鲍姆林德提出的第二种教养方式放任型教养方式,恰好是专断型教养方式的对立面。放任型父母遵循了一种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鲍姆林德写道:

        放任型父母试图以非惩罚性、接受性和肯定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冲动、欲望和行为。父母与孩子就家中政策进行协商,并且对家中规定作出解释。父母对于家庭责任和有序行为几乎不作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为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的资源,不是作为孩子效仿的榜样,也不是作为负责塑造或改变孩子现在或未来行为的积极推动者。父母允许孩子尽可能自我调节、规范自己的活动,避免控制孩子的行为,并不鼓励他遵循外部给定的法则。

        正如我们不把专制型父母看成坏父母一样,我们也没有把“放任”这个词与任何负面含义联系起来。当然存在一些父母忽视或完全对孩子放任自流,但我们借用心理学家埃莉诺·麦科比(Eleanor Maccoby)和约翰·马丁(John Martin)的术语,称这些父母为“忽视型”(neglectful)或者“不参与型”(uninvolved)。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放任型父母也关心他们的孩子并希望孩子好,但他们相信给予孩子很多自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在我们的术语中,放任型父母的意思也可以用自由主义父母来替代。

              权威性教养方式

        权威型教养方式采取了折中手段。像专断型父母一样,权威型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约束,而是通过说理和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达到目标。用鲍姆林德的话来说:

      权威型父母试图以理性、问题导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的行为。他们鼓励交流上的互相让步,和孩子分享他们的方针背后的道理,当孩子拒绝遵循时征求他的反对意见。自主意愿和遵守纪律被认为同样重要。因此,父母在孩子和自己发生分歧时对孩子施加坚定的控制,但不完全限制孩子。父母强调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观点,但也认可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的行为方式。权威型父母既肯定孩子目前的行为,但也为未来的行为设定了标准。父母使用理性与权力,通过规律的塑造和思想的巩固来达到目标,并且不基于群体共识或孩子的个人愿望作出决定。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许多研究致力于理解某种特定的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发展的。在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发现是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在学校中比其他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表现得更好。斯坦福大学桑福德·多恩布什(Sanford Dornbusch)和其他学者合写的一篇被高度引用的文章使用了旧金山湾区7 837个高中生的数据,发现受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孩子获得了更好的成绩。一些使用美国其他地区数据的研究也验证了他们的结果。社会学家陈德荣(Tak Wing Chan)和顾静华(Anita Koo)探究了教养方式除学校表现外的其他影响。他们使用了英国家庭面板调查数据,发现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不仅在学业方面表现更好,还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和自尊感。此外,这些孩子健康状况更好,并且不太可能沉迷于如吸烟、吸毒或打架等危险行为。

      是什么使得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更好呢?根据心理学家凯萨·奥诺拉(Kaisa Aunola)领导的一项关于瑞典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他们的成就策略(achievement strategy),特别是他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这一研究表明,在面对困境时,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不太可能表现出被动和无助,他们更不畏惧失败,并不倾向于把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此外,他们也不易抑郁,更善于集中注意力并专注于任务。

      权威型父母的孩子表现更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父母更多地参与了孩子的学校活动。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领导的一项对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北部9所高中的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更有可能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参加学校项目,观看孩子的体育或课外活动,并帮助孩子选择课程。此外,这些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和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最后,权威型父母比其他父母更推崇追求卓越和勤奋的重要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王慧早起共读Day48——读《爱,金钱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