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

自古英雄豪杰便随身携带万千气象,与众不同。情之所不能忍者,匹夫之怒,血溅五步,不能叫勇。这天下自有那真正的勇者,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惊,唾面自干而不怒,只为心中有虑,志存高远。

留侯张良少年时为韩国贵族,灭国后倾尽万贯家财,只为千钧一击。刺秦失败后流落下邳偶遇黄石公。黄石老人应为当世隐者,知张良有智有勇,却因年少轻狂,呈一时之意气,便故意以折辱试之,黄石老人真正的用意也不在传书,而是为了磨砺子房的隐忍之心。

六国刚灭,秦国法令严酷,无罪之人也会因连坐旦夕之间家破人亡,子房仅凭少年英气,妄图在官渡河畔刺杀秦王,使自己陷入九死一生的危险境地。

高贵的生命不能死于低劣,那样太令人惋惜了。以子房之智计百出,可与历史上辅佐明君的姜太公相比,却学习荆轲刺秦,得以侥幸不死,这才是黄石老人真正担心并且为他惋惜的。老人处处刁难,只为试他有所隐忍,才可成就大事。

翻开史书,那些有所谋求的人,无一不是隐忍以就功名,郑伯为求楚庄王退兵,亲自出门求和,越王勾践为求复国,不惜卧薪尝胆。心中有所求,却不能屈人之下,那只是匹夫的刚勇。而黄石老人正是担心子房才华有余却坚韧不足,只有深挫其锐气,粹其精纯,才是日后不畏秦王之暴,项王之烈,辅佐汉王承天下的人才了。

当年项羽败走乌江,因不能忍,终致成败定局,刘邦怒封韩信,却因为能忍,得以问鼎天下。不是子房,又有谁能成全他呢!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秦末风云变幻,英雄迭起,张良以一介书生辅佐刘邦终成大业,靠的绝不仅仅是隐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子房当得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评价。

史记里面有一个故事,汉三年(前204),项羽围困荥阳,汉王与郦食其商议如何削弱楚国的势力。郦食其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封商朝后人于宋国。如今秦灭六国,使他们的后代没有立足之地。陛下如果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归顺服从。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到时候楚王一定会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刘邦即刻命令赶快刻制印信,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谒见汉王。刘邦把郦食其的话都告诉了张良,然后问道:“在你看来这事怎样?”张良说:“是谁替陛下出的这个主意?陛下的大事要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而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国,那是估计到能制桀于死命。当前陛下能制项籍于死命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商纣而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国,那是估计到能得到纣王的脑袋。现在陛下能得到项羽的脑袋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二个原因。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后,在商容所居里巷的大门上表彰他,释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坟墓,在贤人里巷的大门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们前向他致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此赏赐贫苦的民众。目前陛下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赏赐穷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四个原因。周武王灭亡商朝以后,废止兵车,改为乘车,把兵器倒置存放,盖上虎皮,用以向天下表明不再动用武力。现在陛下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不再打仗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将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没有用它们的地方了。眼下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它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运输和积聚作战用的粮草。而今陛下能放牧牛群不再运输、积聚粮草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七个原因。再说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离开他们的亲人,舍弃了祖坟,告别了老友,跟随陛下各处奔走,只是日夜盼望着想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复六国,拥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主上,伴随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旧友和祖坟所在之地,陛下同谁一起夺取天下呢?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八个原因。当前只有使楚国不再强大,否则六国被封立的后代重新屈服并跟随楚国,陛下怎么能够使他们臣服?如果真的要采用这位客人的计策,陛下的大事就完了。”刘邦听后骂道:“这个笨书呆子,几乎败坏了老子的大事!”于是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印信。

以上故事几本原文取之《史记》。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所以才会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周武王赦封商前朝宗室自有他封赏的理由,刘邦不能照做,也自然有他不能照做的原因。能够准确判断形势并迅速想出对策才是子房的安邦定国之才。

我们总是在感慨为什么懂得了这么多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常常颠倒了事物的因果,你以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其实是有容乃大才能够海纳百川。是大海,有容量,才能够纳百川,如果只是一条小河却妄想容纳百川,想想每年黄河是怎么泛滥的吧。正确的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判别自己所在的层级,才是选择正确道路的基础。这也是子房安身立命之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