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鞋子

鞋子

作者:唐敏

前天傍晚,我的一位发小朋友来我家做客。由于好长时间没见了,我像迎稀客一般把她迎进了家门。端水果,倒茶水,一通忙活。

“这些天,一直在忙,在帮女儿整理新家。”她进门就向我解释着好久没联系的原因。这次她来我家,是她觉得我们好长时间没见了,怕我们之间的友谊会变淡,特来看看。

进门没多久,她随手从随身带来的袋子里掏出一个鞋盒。打开来,里面是一双崭新的,土黄色翻毛棉鞋,“你看,这是我女儿花好几百新买的一双鞋,这次搬新家说不要就不要了,想扔掉,我想到你的脚和她的脚差不多,又怕你嫌弃,今天拿来问问你穿吗。”她说着用探寻的目光望向我。

我听完她的一番话,忙接过话来:“不嫌弃,多好啊,我正愁今年没有过冬的棉鞋呢。”我指了指脚上穿的一双旅游鞋——一双薄棉旅游鞋。

“那可好,我还害怕你不要呢。”

其实,当她说到“给我拿来一双鞋”时,心里就起了反感。想到天津的婆婆常说的那句话“别人给的东西,多不好,也要笑脸收下。哪怕日后再转送给他人或者扔掉,也不能当着人家面拒绝掉,这样很不礼貌。”也就欣然接受了。

朋友带来的是一双新鞋子,我为啥要起反感呢?——只因这“鞋”字发“邪”音——天津人讲究,老历也多。比如这“鞋子”发了“‘邪’子”音,理应避讳着。所以,天津人每年的正月,从初一到十五是万万不能买鞋进家门的。说是辟邪——避免把邪气带到新一年的家里来。

从那以后,自己的鞋子,爱人的鞋子,女儿的鞋子,一年四季有的穿就好,不赞成买太多。然而,事与愿为,我却每天都在为这鞋子烦恼着:一家人就我一个人爱节俭。尤其女儿,爱穿着打扮,还偏爱这鞋子。时不时左一双,右一双的买回家,弄得家里闹了鞋灾。就单单女儿的鞋子,算起来也要有百十来双了。鞋架上,鞋柜里,杂物间,到处都是她的鞋子。每次整理房间,我都会因她的这些鞋子而唠叨不止;每次她恰好在时,我的唠叨,也会在她的一句“一件事,老去说它,多烦人。”而停下,生生的憋到肚子里去了。

可女儿的这些鞋子,却成了我的心病。给人,怕人家嫌弃;扔掉,又舍不得——有的在网上买了,到家一看不是她喜欢的,连穿也不穿就扔在家里不管了。

女儿高高的个子,脚却和我的脚差不多。自从女儿长大了,学会自己买东西后,我是再也没有买过鞋子。①紧着穿她不要的鞋子,每日为这鞋子而发愁。以前是有鞋子穿破了就会心疼,现在是每日盼着这鞋子快点穿破,好扔掉。天津的婆婆常说:家里不能鞋太多,以免这“鞋(邪)气”压了家里的福气。

小时候,我脚上穿的鞋子都是大姑家两位姐姐穿小的,或是大姑熬到半夜给我和哥哥姐姐们做的鞋子。

那时,如果我脚上的鞋子破了,奶奶就会找块布给我补上,再接着穿;也有时鞋子破了,干脆自己缝——用针线缝一个大大的“揪”出来。小孩子脚长得快,鞋小了也舍不得扔,当拖鞋穿。有时和小伙伴们跑着玩儿,趿拉着的鞋子会一次次丢掉。丢了再捡,捡了再丢,那场景,我是“哈哈”笑着,乐此不疲。

每每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穿着,我就会联想到女儿那些没穿过或没咋穿过就不要的衣服、鞋子。如果能亲自送到他们手里该多好啊!小区里有捐助站,听人说,那里捐助的衣服什么的,好多被一些“有心人”送到了国外非洲等地卖钱去了。不知真假,我也从未细打听过,自顾关门过自己的日子,愁自己家的事。

                              ——2020/12/21/晨

注:①紧着:方言,赶紧,快点的意思。

    下面这这鞋子,可是我小时候穿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文 | 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