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林徽因,你对她了解多少呢?

谈及林徽因,她在你心中是何形象呢?

是倾国倾城的民国第一女神?

还是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

亦或是聪慧绝伦的女诗人、设计师、建筑学家?

每个人对林徽因的形象都有不同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总爱将林徽因神化。

只因她是民国最有名的才女,才貌双全,既拥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又拥有完美的家庭。

《林徽因传》这本书,从爱情到家庭和婚姻,再到她的事业,事无巨细的记录了林徽因的一生。

从书中可以看出,她之所以能够获得人们如此多的赞美,不仅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更因她懂得坚守内心的原则和责任。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真实的林徽因。

01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这首徐志摩的《偶然》,可见他对林徽因的爱意。

当然,林徽因也写了一首《仍然》,暗含着她从始而终的心迹: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地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林徽因面对徐志摩炙热的追求,从未给出正面答复,一直找不到原由,直到了解了她的身世背景后,我才恍然大悟。

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人的婚姻观藏在她的原生家庭里,这句话放在林徽因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林徽因的母亲,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

既不懂琴棋书画,又不善于操持家务的她备受冷落。

她得不到父亲的宠爱,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

于是,父亲林长民又娶了一位更年轻貌美的“三夫人”。

三夫人为他连生了几个弟妹,更受父亲的宠爱。

从此之后,林徽因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

每次有好玩的新奇物件,父亲都会带回来给弟弟妹妹。

那时,她和母亲住在后院。

前院的嬉笑声,和母亲的抱怨、呜咽声交替,给她的童年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她对父母亲又爱又怨,怨父亲对母亲的冷漠无情,恨母亲在抱怨中将父亲越推越远。

所以,她比谁都明白,婚姻的圆满对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16岁的林徽因,面对徐志摩炙热的追求时,她冷静对待,不愿看到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让张幼仪重蹈母亲的覆辙。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林徽因懂张幼仪的痛苦,所以她对她始终是抱有善意的。

爱一个人,可能无法控制,但是否要和那个人在一起,却是我们能决定的。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02

家是温柔乡,更是避风港


“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这是林徽因和梁思成最经典的对话。

拒绝徐志摩后的林徽因,转而嫁给了相恋5年的梁思成。

之后两人一起在漫长的岁月中,共度余生。

一个在爱情中坚守内心原则的人,在家庭里更加懂得责任的重要性。

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国外留学期间,父亲意外遇害,作为长女,悲痛中的她,坚强地承担起抚养一家人的责任。

那段时间,一向活泼好动的她变得沉默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只因她明白,自己再也不是林家的大小姐了。

父亲不在,年幼的弟弟妹妹,以及毫无养家能力的两位太太都需要她的照顾。

留学回来后,她便承担起抚养一家人的责任,一边教书养家,一边设计创作。

将“才女”和“长女”这两个身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和梁思成结婚后,国局动荡,两人颠沛流离的日子一直没怎么停过。

图片来源:网络


一次,丈夫病重,她不仅承担全部家务,还要每日教书上课,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

拿到课时费后,她走进商店,看到一块喜爱的染布,掏钱时,她却犹豫了。

想到病重的丈夫,总是头疼的母亲,正长个的小弟……

她最终选择买一把皮尺,想让丈夫开心,还给母亲买了帽子,给小弟买了鞋。

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总是促使她将自己的位置放在家庭之后,也使得她的婚姻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的幸福。

家不仅是温柔乡,更是一家人的避风港。


03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你们拆得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

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得就是假古董!”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建筑文物面临拆迁的危险,在一次聚会中,她毫无畏惧地对当时负责北京城建的副市长指责道。

林徽因心中不仅有家,更有国,她把中国建筑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使命。

很多人都知道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进入这个领域的领路人是他的妻子林徽因。

并且,林徽因对建筑的喜爱不亚于梁思成。

留学期间,原本打算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报道的林徽因,却因他们不招女生,而被拒之门外。

但即使如此,她仍然不放弃,改报了宾大美术系的同时,选修了建筑系主要课程。

之后,两人为写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考察了全国各地的许多著名建筑。

那时的交通,并不像现在这么便捷,考察过程异常艰辛。

林徽因虽看似弱不经风,但凡是梁思成爬上去的梁柱,她都能上去,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图片来源:网络


甚至在她病重时,据女儿梁再冰回忆:

“我妈作为女性,她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强。

她当时真的病得快死了,但是在床上她想的是,抗战以后中国怎么建设,甚至想到廉租房这些问题。”

在文学领域,林徽因有柔情似水般的才情,但在建筑领域,她却有巾帼不让须眉般的刚强意志。

这样的林徽因,使得她的魅力不止于容貌、才情、成就……

她是有血有肉,真性情的传奇女子。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其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对待想要做的事,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04

写在最后

对于林徽因来说,即使生活带来再大的打击,她也依然用柔弱的身躯扛起所有的责任。

对待徐志摩的情感如此,对待原生家庭,乃至自己的事业,国家的发展更是如此。

我想,林徽因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不仅因为她的才貌双全,还有她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以及社会使命感。

一个人一旦背负上家与国的责任,那她的一生注定不平凡。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及林徽因,你对她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