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本学生

1天至少读1本书打卡843天

书名:《我的二本学生》

分类:社会学

感悟:

作者黄灯老师,湖南汨罗人。2005年毕业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非虚构作品《大地上的亲人》由理想国出版。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业余写作随笔,曾获“琦君散文奖”、“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奖、《当代作家评论》年度论文奖。

黄灯老师的第一学历在现在看也是二本,她毕业后分到广东教学的学校也是二本,所以她非常关注自己学生的发展。这本书里以她的课堂情景和学生个人发展案例为主要内容,想要传递的不是某一个观点,而是作为一名老师从旁观的角度观察到的这些二本的80、90后学生十几年来是如何适应社会,并从夹缝中找到光的。

她说“通过打开有限个体的命运,我发现他们的生命故事,竟能验证自己的某种直觉,并在这种直觉中,帮我找到一种理解时代的可靠方式。我知道本文无法提供整体性的观点,不过呈现了个体见证的生命景象,但我不能否认,正是具体的生存,让我意识到中国普通青年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某种必然的遭遇和突围的可能;我不能否认,正是鲜活的个体生命,丰富了我对年轻人的认知和理解,稀释了此前对这个群体常见的曲解和成见。”

根据作者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

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黄灯老师观察的还是广东的学生,这属于好的城市,那些在其他落后一些城市求学的二本学生可能还要更艰难一些。书里的案例让我想起我曾经的学生们,太多相似的地方了。80后和90后跟现在的00后所处的教育环境很不相同,这些二本学校里来自于贫困、偏远地区的比例远高于一本和重点,单亲、留守、重男轻女等原生家庭的影响相较后者比例也高。这些因素其实也是导致他们没能考的更好的原因之一。

在自己的环境里他们很多人拼尽全力已经是第一名了,但是在过高考独木桥的时候才会明白真实的残酷。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以为可以happy ending的时候,又会发现这是新一轮的不同起点的拼搏。有人就认命了,有人不认,考研的路上他们又会对“第一学历拉分”有深刻的感受。

这不是他们能做的选择,也不是他们不努力,这就是现实。不过,只要努力,安稳的生活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在万里挑一中也能出现特别突出的成绩。看完这本书我更理解“鸡娃”的父母了。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是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是,不给你成为英雄的报名机会。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不去跟其他人比较,尽自己可能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二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