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训练营之遗忘的春天(作业篇)

这个春天,

看见太阳的日子,一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不是在下雨,就是雾蒙蒙的…

都忘了春本该有的颜色——

那娇艳欲滴的绿,那争奇斗艳的红,

好似画板的染料打翻了的层层叠叠…

而不应只是眼前这一片灰色的钢筋森林。



参加写作营居然已经有10天了,和过去的自己比已经是小突破了,眼前好好的回顾盘整一下需要提升的几方面(不喜欢强化“困境”这个词),不知是否老师会有加餐呢:

1.时间管理

因为每天都要上班,只能利用早晚空余的时间,

学习、写作业、日更、找素材…

日更也不想敷衍了事,还想把各种分享到群里的好文章练习拆解,然而根本找不到更多的时间。

初学者可能都会遇到这个挑战,是否有时间管理的达人可以分享经验呢?


2.高效找素材

以前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现在才开始练习磨刀。

面对像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就算打呆仗也有不少争议的点,自己也不想和别人千篇一律,

所以如何更高效的在资料大海中,找到自己的主线,好像还是有一点不得其法,所以目前还在找素材的初级阶段,更谈不上开始列大纲了。

不知老师是否还有可能举例再传授一下经验。


包括如何用印象向笔记做好素材库的分类,也想参考一下达人的做法。


3.「日更」不容易找到选题

还是和过去积累不足有关。就算有时听了课,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这只能平时多观察过反思,当时有想法就先记下来。

相信这方面也没有捷径。


虽然目前暂时遇到以上挑战,但心态还算稳定。得益于两剂良药:

第一剂药是丹尼尔李老师善意反复提醒:

前面基本功,尤其是把书读厚的过程是急不来的。素材需要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灵感才会突然来到。

对于许久不读书的我来说,这只是婴儿刚学翻身的阶段。等找到那根捆柴的线,才能开始打框架,再来装“凤头”,填骨肉。

眼前,我只能继续安心在“曾国藩”的资料大海中遨游~


第二剂良药,是砍柴老师打的鸡血。

在他最新的日更文章中提到一个心态。有时候看到别人太优秀,比如看到一篇上乘的好文,会觉得望其项背,大脑首先会释放想放弃的信号:

差距太大了,现在自己这种水平,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吧!

但成长型思维,会再冷静拆解分析,这篇文章吸引自己的是哪里,结构如何,如何开头和结尾…

哪怕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也是在逐渐的积累中,找到学习的快乐。

这样才能一次次训练大脑,从习惯放弃,到乐于突破改变。

所以,时刻检视自己的初心,不为了成为“XX家”,而是为了保持一颗永远进化的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砍柴训练营之遗忘的春天(作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