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古诗词讲解》之:中国最早最美间谍一一西施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古往今来,赞美西施美貌的诗词何其多。李白的《咏苎萝山》就是其中一首。

《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徴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西施是越国的一位浣纱女,容貌绝丽。李白称她为古往今来第一美女。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佳人,为什么会卷入到国家政治争斗中,她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安排?最后命运如何呢?

蒙曼老师说,这还得从春秋五霸说起。

自西周灭亡,东周迁都后,周王朝只是一个傀儡式的存在,各诸侯国日益强大。其中出现了五霸称雄的局面。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这就是有名的春秋五霸。到了春秋后期,位于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国和越国兴起,他们也加入到了争霸行业。

然而,吴国要进入中原,为了免除腹背受敌,必须先征服越国。而越国欲北进中原,必先征服吴国,才能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因此,这就决定了两国势必有一场战争发生。

公元494年春天,越王勾践调集军队从水路出发,进逼吴国。吴王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边。此战交锋,越王勾践大败。他逃至会稽山一个小城,最终因水尽粮绝,走投无路,不得不向吴王投降求和。

可是,投降没有那么容易。吴王夫差提出要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作为求和的条件。无奈之下,勾践也只得答应。就这样,勾践夫妇在吴王手下为奴为婢,极尽卑微。甚至勾践以尝粪便来讨好夫差,以此赢得夫差信任。果然,夫差感其忠心,遂放勾践回国。而夫差没想到的是,他这次放勾践离开,就等于放虎归山。

唐代诗人胡曾写的《咏史诗 会稽山》说的就是此事。

越兵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

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

勾践终于回国了。但他永远忘不了在吴国所受的屈辱,立志报仇。他舍弃华丽的宫殿不住,而是在其旁修一间石室,床上铺草垫。他在床上方挂一个苦胆,每天起床都要尝一尝,以此提醒自己不忘耻辱。这也就是"卧薪尝胆"成语的由来。

勾践在谋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制定了复国报仇大计。首先,他励志图强,减少民众赋税,提高农民生产激情,接着他加强军事管理。

春秋时期,还是以"剑"为武器。当时,吴国䦃剑技术精良,而越国受困于剑术不精。怎么办?这时,范蠡帮助勾践找到一位剑术高人。这位高人是一位少女,她隐居在山林,不仅练就一身高超的剑术,而且还有一套理论。勾践求贤若渴,不论出身及姓名,就任命她为军事顾问。几年下来,在越女的训练下,勾践终于拥有了一支技术精良,天下无敌的军队。

蒙曼老师说,这也就是金庸小说中《越女剑》的原形。

勾践知道,打仗必须知己知彼。不仅自己要强大起来,还要了解对方,削减对方实力。于是,他在文种的献策下,准备采用美人计。也就是说,择美女送给吴王,一方面可以让吴王沉迷美色,消除斗志。另一方面,还可以刺探敌情。那么,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

勾践看着宫中美人,认为她们都不是理想人选。他想,范蠡既然能在山间找到越女,那么,民间自然可以找到他所要找的人。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嘛。于是,他便派范蠡遍访民间,去寻找美女。

于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中国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被范蠡在苎萝山找到了。

那么,西施到底有多美?除开李白《咏苎萝山》外,还有什么诗来称赞她的美貌呢?

北宋大才子苏轼在《饮湖上初晴雨二首》中有一首这样写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这就是说,西施天生丽质,不管她淡汝,还是浓装,都是极美的。

还有,《庄子,天运》中东施"效颦"的典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之。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什么意思呢?这是讲西施病了,就连她皱起眉头的样子也美得让人心动。有人忍不住学她的样,效仿她皱眉的样子。人们见到她模仿的模样,都不忍观看。可是,学样的人不知道,西施不管是皱眉还是其他模样,都是无法复制的。

因此,李白的《玉壶吟》中写道:"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由此看来,古时文人骚客对西施的美确实赞不绝口,还说连鱼儿见到她,都自惭形愧。所以又有了沉鱼之美的说法。后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用来形容西施,貂禅,王昭君和杨贵妃的美貌。

那么,范蠡找到了西施,是不是直接把西施送到吴国夫差那里了呢?

当然不是。西施只是一个纯洁单纯的浣纱女。尽管她有倾国倾城之貌,但她无处世之阅历,也无深入敌营的胆识,更没有魅惑人的伎艺。因此,范蠡先是把她引荐给勾践。勾践一看,甚是满意,于是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教以歌舞,步履,及礼仪。让她成为一名修养有素的宫女。

这样的西施,怎么会不让人沉醉呢?所以当吴王夫差看到西施的第一眼,就被其迷住。他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吴王夫差如醉如痴。

李白为此作了一首《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中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吴王夫差也不例外。他整日与西施嬉戏,沉迷在酒色之中,渐渐失去了斗志,对忠言更是置若惘闻,对越国,更是掉以轻心。

而此时的越国,却日益强大起来。公元482年,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率精锐军队北上,国中只留太子及老弱妇孺留守。吴王夫差没想到,当他刚到黄池,越王勾践就率军趁虚而入,直奔吴国都城,俘虏了太子。

吴王夫差此时才大惊失色,但也鞭长莫及。他只得反过来向越王勾践求和。但越王勾践不同意,吴王夫差只得自刎而死,吴国就此灭亡。

越国勾践取得了胜利,成为春秋后期霸主。那么,西施到哪里去了?按理来说,吴国灭亡,西施也是功不可没。她是否被越王善待,论功行赏?亦或者功成圆满,又回到故乡苎萝山?

蒙曼老师说,关于西施后来的去向,历史上有六种传说。那我们来看看,这些传说是什么?

最广为流传的莫过于东汉时期袁康的《越绝书》。里面记载说: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与之同泛五湖而去。

关于这种说法,蒙曼老师说这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原来,在范蠡遇到西施的那一刻,范蠡就爱上了西施,而西施也同样芳心暗许。但是,两情相悦的恋人面对国难当头,也只能选择牺牲个人情感,忍辱负重。因此,当国恨家仇已报,有情人终成眷属,范蠡西施泛舟于五湖之上,过上了令人羡慕的隐居生活。

我们宁愿相信这种说法的真实性。

然而,有一种说法却似乎更令人信服。据说,吴王夫差自刎之后,吴人便把所有怒火迁就于西施,认为她是红颜祸水。他们用锦缎把西施牢牢捆住,沉于扬子江心。这从墨子曰"西施之沈,其美也!"可得知,西施最后的结局是沉江。

关于西施沉江还有另一个版本,说西施是被越夫人沉江。为什么呢?据说西施的美,不但打动了范蠡,夫差,就连越王勾践也垂诞其美色,但因要雪耻灭吴,勾践也只得忍痛割爱。后来,吴国灭了,夫差死了,自然勾践想把美人接到自己身边来。但是,作为越夫人,肯定不乐意。于是,她以"亡国祸水不能留"的理由,把西施装在皮袋里,沉入江中。

当然,还有说西施是落水而亡,也有人说是沟践沉江,甚至还有传说她是有愧于夫差,自溢而亡,等等。

关于西施最后的结局,至今仍扑朔迷离。这个为越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在越国取得胜利时,却不知所踪,不得不令人心生怜惜,感慨万千。

也许,唐代诗人罗隐这首《西施》能代表我们的心声: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距今已两千五百多年了,但人们永远忘不了她,她是美的化身,美的代言人。至今,人们把"情人眼里出西施",当作对西施美的一种最好的诠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性古诗词讲解》之:中国最早最美间谍一一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