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想象是什么?或我们说的难听一点,这个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期待是什么?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褴褛,然后口齿不清,60天没有洗澡去找他,他就会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
--林奕含(1991年3月16日-2017年4月27日)
3月7日,马思纯在个人微博上分享了一个vlog,视频里她聊到了自己抑郁症的经历,也呼吁大家去正视心理健康。她在去年出演的《最美表演·救》中饰演一位抑郁症患者,通过角色探索了抑郁症人群内心的状态。
近两年有关抑郁症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个群体好像在明星中越来越常见,人们也似乎开始关注这个群体,但更多人会像影片里马思纯听到的外界的声音那样,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这个群体,或者说,他们始终对这个群体存在刻板印象和偏见,甚至是歧视。“这年头谁不抑郁?” “动不动就要跳楼,太矫情了吧?” “别动不动就拿病说事儿” “你是疯子吗,神经病吗?”
台湾作家林奕含生前于订婚宴上发表了一段关于精神疾病被污名化的致词。“但是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告诉我,我要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去治疗我的疾病。” 她在这段致词中讲述了从高中二年级就开始就一直让她深陷痛苦的重度抑郁症和周围的人缺少理解并且排斥的现象。
热爱文学的林奕含因为抑郁症的困扰无法识字不能参加学校期末考试。当她把医院的诊断证明寄给各科教授向他们解释时,系主任和助教对她说的话却是:“你从哪里拿到这个的” “精神病的学生我看多了。自残啊自杀啊,我看你这样蛮好,蛮正常的。”
前两天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邀请素人念出一些抑郁症患者的微博。在朗读过程中,大部分人都笑了,认为这些微博都是一些矫情的,未经风浪却无病呻吟的人发的。当然,这是在他们没被告知这些文字是抑郁症患者写的情况下作出的反应。
这让我联想到近来热门的“网抑云” 一词,因网易云音乐app评论区存在很多抑郁情绪发言得名。这个词在去年年底被评为“2020网络十大热词”。
“抑郁”“自杀”这些字眼似乎越来越常出现在音乐app或者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但同时嘲讽的声音也不断地出现。而这些嘲讽和歧视其实是在预设所有在网络品台袒露自己心理问题的人都是在装病。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在1958年提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概念, 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表露自身相关的信息,倾诉自己的思想。
之后,朱拉德在他的书《透明的自我》(Transparent Self), 在书中提到,自我表露是一个人将自己的信息告诉他人,且诚挚地向他人分享自己私有的思维和情感的过程。而一些研究也证明自我表露对人有很多积极正面的意义。
很多处于抑郁,焦虑等状态的人并不能轻易地跟身边的人倾诉心事,而更愿意将自己觉得挣扎和绝望分享在社交媒体上。
嘲讽的声音只会让那些真的在求助,呼救的人失去了唯一的宣泄出口,也让想要去了解心理疾病或已经有一些临床症状但不自知的人不敢正视,避而不谈。
所以在分辨不出时,请都认真对待。你的一句安慰会让很多人看到,感受到。
反之,人人都充满戾气,而人人都失去了表达悲伤的权利。
“你不会对一个白血病患者说,你为什么一直去注意你的白血球呢?你看你的手指甲不是长得好好的吗?”
对很多人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思觉失调等等精神和心理疾病都还是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所以人们会容易趋于自己下定义,贴标签,脸谱化这个不够熟悉的群体。就像过去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Given the number of families in every society who are affectd by mental illness, it is amazing that there has not been an outcry to do more. Shame and fear have built walls of silence."
--Caregiver, Belize
“考虑到每个社会中受精神疾病影响的家庭数量,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人强烈要求为此做更多的事。羞耻和恐惧筑起了沉默的墙。”
--看护人,伯利兹城
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在2020年抑郁症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且会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使一个人变成失能状态的疾病,第一个是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的终生盛行率,也就是我们一辈子有可能得到这个疾病的概率是15%。
可见心理健康是需要得到重视的。但我们国家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很多人也许就像马思纯一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长时间没有动力,感到厌倦的情绪其实是一种疾病。
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精神疾病患者没有接受应有的治疗和帮助。人们通常会避免或推迟寻求治疗的原因基本上是由于担心被区别对待或担心失去工作和生计。
其实在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被污名化的归类中,有一类是自我污名化(Self-stigma)。这类污名化是指精神病和心理疾病患者对自己的状况产生的消极态度,包括内化的羞愧,觉得 “我是危险的,无能的。” 并且指责自己,“我为什么要休学,我为什么不能好好工作,不会好好交朋友?” 而这些想法又会导致下降的自尊(Self-esteem)和自我(Self-efficacy):“我这样的人是不配健康的。”
而导致自我污名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他们接受了社会给予的污名,认为自己确实如同别人说的那样。而这些社会给予的污名包括了公众污名化(Public stigma)和体制污名化(Institutional stigma) 。
公众污名化是指其他群体由于个体的几个特征而对这整个群体抱有的负面或者歧视的态度,而这种刻板印象通常是不准确的而且十分冒犯的。比如,人们通常认为精神病患者是暴力的或者危险的。但其实,大部分精神病患者成为犯罪受害者的可能性比他们使用暴力的可能性高出十倍。他们是一群我们应该保护而不是害怕的人。
体制上的污名化是更系统的,指政府与私立机构的制度和政策有意或无意地限制这个群体的权利和机会。例如,超过40%的国家没有推出心理健康相关的政策。而且令人失望的是,即使有心理健康相关政策的国家,也往往忽略了一些更脆弱的群体,比如90%以上的国家没有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策。
污名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尽管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和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彻底消除歧视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但有越来越多的讨论,就会有越来越多人看到心理疾病,接受它,并正确地理解它,而“网抑云”也不再是一个鼓励攻击和伤害表达者的“梗”。
如果你畏于在社交媒体上或是对身边的人倾诉内心,互助小组是一个好的选择。像沙丘心理正在进行的匿名互助小组,你可以在这里交流任何事情和情绪,你的困扰,你的喜悦,你的绝望,甚至你的平凡和奇怪,你的一切。回应你的,是同等的真诚,归属和共情。
“我想要成为一个对他人的痛苦有更多想象力的人,我想成为可以告诉那些恨不得得精神病的孩子们这种愿望是不对的那种人。我想要成为可以让无论有钱或没有钱的人都毫无顾忌地看病的那一种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实质上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那一种人。”
--林奕含
作者:阿煩
校正:沙丘小编们
Referenc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 Call for Action by World Health Ministers.
https://www.psychiatry.org/patients-families/stigma-and discri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