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

       内部类就是定义在一个类内部的类,一种是被static关键字修饰的叫做静态内部类,另一种是不被static关键字修饰的叫做普通内部类。静态内部类虽然是定义在外部类的里面,但它只是形式上与外部类有关系,逻辑上和外部类没有直接关系。而普通内部类不仅仅形式上与外部类有关系,逻辑上也与外部类有联系,体现在:

1: 内部类对象的创建依赖于外部类对象

2: 内部类对象持有指向外部类对象的引用


上面是简单的内部外访问外部类成员变量例子,虽然这两个类写在同一个文件中,但编译后,生成各自的class文件,源文件表达的内容太少,我们看编译器做了哪些操作。


反编译javap 内部类得到:

可以看到在第一行final innerclass.Outer this$0; 这个就是 在内部类对象中存在执行外部类对象的引用。它是编译器自动加上的。它是在内部类的构造函数中赋值的,编译器为内部类的构造方法添加了一个类型为外部类的参数。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字节码内容:

aload_0: 将局部变量表中的第一个引用变量加载到操作数栈,局部变量表中的变量在方法执行前就已经初始化完成,成员方法的局部变量表中第一个变量永远是this。

aload_1: 将局部变量表中的第二个引用变量(构造方法中的outer类型参数)加载到操作数栈。

putfield #1: 将操作数栈顶端的引用变量为指定的成员变量赋值,这一句揭示了指向外部类对象的这个成员变量是如何被赋值的!


外部类类似于:


综上: 内部类之所以能够访问外部类成员:

1: 编译器自动为内部类添加一个成员变量,这个成员变量指向外部类对象的引用。

2: 编译器自动为内部类的构造方法添加一个参数,参数类型是外部类类型,在构造方法中为1中的成员变量赋值。

3: 在调用内部类的构造函数初始化内部类对象时,会默认传入外部类的引用。

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所有成员属性和方法(包括private和静态),如果外部类成员变量是private,编译器会在外部类添加一个access方法提供对内部类访问的接口。

为什么要使用内部类??

1: 每个内部类都能独立地继承类或者实现接口,使得java没有多继承的解决方案变得完整。

2: 方便将存在一定逻辑关系的类组织在一起,又可以对外隐藏细节。

创建静态内部类对象的一般形式为: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 xxx = new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

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的一般形式为: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 xxx = 外部类对象名.new 内部类类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