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复盘初学者的复盘学习复盘

AAR-把失败转化为财富,把成功转化为能力

AAR(After Action Review)-“行动后反思”,起源于美国”王牌飞行员计划“。


2天的AAR复盘教练学习刚刚结束,顿感脑中信息量巨大,趁着还没被艾宾浩斯拖走,觉得有必要抽丝剥茧,参考陈老师的ORID模式,进行学习复盘:

O(objective)回顾事实:

在正式学习的前两周,已在线上被安排了1节刘永中老师的复盘录播课和5节陈晓燕老师的音频课,建构了对复盘技术的初始认知:

名称源于围棋,应用始于战争,特征别于总结,智慧在于反思。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复盘“,本质还是总结,拍脑袋居多,其主要原因还是惰于思考。

总结是句号,复盘是逗号;

总结干预更多是领导拍脑袋,下属填数据。而复盘需要从心理和行为上实施干预;

我们总是容易在谈问题时泛泛而谈,而懒于真正的行动。

得益于主办方的统筹,本次学习地点被安排在沉心学习和钻研氛围极佳之地——科学岛。两天的授课老师正是音频课的陈晓燕老师。

为什么要复盘?

因为看到问题不代表你能解决问题,知道不等于做到。这里再次把经典的学习721法则拿出来。以前总觉得既然学习中70%在“怎么做”上,那既然“干中学”,怎么干是业务部门的事,我们做人才的最多只是监督。然而这里顿悟了我们培训工作者的岗位价值突破点——复盘技术。通过帮助业务人员或教会业务上级管理者对70%的“做”进行经常性地复盘-反思,让他们打法越来越高明,从而提升业务端作战能力。这就是我们的价值,也是学习本门课的初心。

AAR的基本逻辑:回顾-反思-重构。

怎样区别和定义?用马云关于夫妻吵架的“灵魂四问”引出三者的区别:

Part1:项目复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学习经验圈

为让我们理解项目复盘的核心原理,这里引入了“库尔伯经验学习圈”理论:

积极实践——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践

(例:人想要飞-向鸟学习为什么会飞-因为有翅膀-人装翅膀-失败-重新实践-鸟会飞因为空气动力学-发明飞机-成功)

为评估以上各环节的重视度及执行情况,我们按1-5分进行打分评价:

经过打分,得出结论:重行动、轻反思,大家都是行动派——往往忽视了工作中的思考。关联至企业中:后端职能最重要的工作是思考,而业务部门更多是执行,当思考和执行割裂且失衡时,业务必然会说职能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落地,而职能会埋怨业务部门执行力低。这是底层逻辑出现了问题。

把时间花在思考上,才是最节约时间的方法。

项目复盘画布

接下来就是开始真正的实操体验环节,每3人成为一个mini组,1人为教练,1人为观察者,1人为被复盘的人。被复盘的人需要提供一个近期完成或进行中的项目,且要是项目主导者,对项目内容要十分清晰。我和2位伙伴搭档,有位伙伴自发要把进行中的一个管培生培养项目作为复盘对象,而我则尝试教练角色,对复盘者进行引导和提问。

看似简单的一张表,似乎填填数据也可完成,可事实告诉我们没那么简单,而且想要“开始”都是很难的,大部分人一度卡壳在【回顾目标】的目标描述上,这部分一度成为2天培训中最难的部分。重点困惑在两个地方:

①区分目标和任务:

在写目标时很容易写成了工作任务,两者的区别在于:目标由时间+成果+检验 构成(在某段时间内我要怎样且有什么产出)而任务则是:通过什么具体动作/方法完成怎样的事情。在弄清楚目标后,才可整装待发开启下一个环节。

②区分策略和日常工作

在评估策略的环节,我们把日常工作流水账一般罗列出来,却没有输出策略。实际上,策略是重点工作解决痛点问题且省时省力(如田忌赛马中获胜的赛马顺序策略)。而日常工作则是事无巨细,且任何场景通用性极强(如田忌赛马中喂马、洗马、跑马)。

走出困惑后,做到几点开悟:反思亮点时要做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反思不足时要有揭伤疤的勇气,具体方案才是避免掉坑的唯一路径,同时做足应对变化的预案,最后总结规律制定行动计划才是有效的项目复盘!

这个部分是两天最艰难的部分,在实操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其他共性问题,老师也都一一陈列和分析:

最终在反思-反馈-提问-再反思-修改之下,各组复盘画布结果雏形初现。这是一个打击和重塑的过程,各mini组拿出的项目大多是自认为做的还不错的项目,可经过复盘工具一顿猛如虎的操作后,发现很多所谓“完美”、“高分”项目,可能是躺赢的,做与不做,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还是复盘深度不够,没有挖出到最真实的反馈。

作为 教练,要多问:“还有吗”穷尽挖掘对方的内容

Part2:鱼缸会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初识鱼缸会议还是在学习行动学习的时候,看到了有一种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但之前对会议的组织流程和具体话术、注意要点都处于空白状态。这完整地体验了一次鱼缸会议的流程:导入-入缸-反馈-承诺-关闭。

教练的反馈示范:

苹果:BIA-积极的反馈:行为+影响+感谢

如:今天上午课堂上你积极发言,为本组争取到5分加分,感谢你的积极与付出!

橘子:BID-发展性反馈:行为+影响+建议

如:今天课堂上你玩了3次手机,影响了组内的学习氛围,建议你从现在开始放下手机,投入学习中来!

而作为鱼,只能倾听,不可反驳,只要在对方说完后,补一句:谢谢!

注意事项:

①个人犯错后不要立即开鱼缸会议

②项目刚做完也不要做鱼缸会议

③在同一个组织中,领导在现场,应建议领导主动承担且率先做鱼,最后做点评。可要求大家给他提“1个亮点、3个不足”

Part3:心智反思复盘——吾日三省吾身。

心智模式是深植心中关于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及已有知识的局限。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三个“小鬼”:

VOJ-评判、VOC-嘲讽、VOF-恐惧


那么,如何抓住心中的“小鬼”?唯有“闹鬼时刻”,也就是在处理一件事时,最纠结的时刻,做选择的时刻。课程从这里引出了U型反思法,通过U型反思工具,可帮助他人放下恐惧,产生顿悟,从而重获新生。

这个工具相较项目复盘要容易上手,各组都将最纠结的问题作为复盘内容。在放下恐惧到顿悟的阶段,能看到每个被盘者最痛苦,最真实,最卸下防备的一面。被盘者打开了自己,也是公开区最大开放时刻。而在顿悟和上升行动的阶段,能看到每个被盘者走出纠结的至暗时刻,重获光明洒脱的喜悦。有人在这个项目中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有人在其中找到了工作的方向,有人在其中获取了面对挑战的信心,这种成就感也感染了现场的每个人。

Part4:文化反思复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谈到文化,可能会比较务虚。那文化反思的复盘时机在哪?一是新任领导接手公司业务,需要进行文化融合。二是组织发生变革,需要重新审视企业文化。课程这里使用的工具是【未来探索】。这个部分看似比较虚,但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有意思且有意义的部分。

所谓未来探索,就是组织各方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对现在的分析、对未来的展望,塑造愿景再展开行动的特别会议。

step1:回顾过去

因为参训的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公司,老师给我们3个的课题,每人每个课题写3个:

①过去10年,你自己的职业低谷和职业高峰,在哪一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事?

②过去10年,你所在的企业,在哪些时间段发生过重大的变革或者事件?

③过去10年,教育培训行业在哪些时间段,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变革?

将以上3个问题的答案贴于墙上对应位置,最后选几组代表根据时间线上的内容“讲故事”,再让大家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关键词,作为我们发明的“复盘技术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看似大家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但在现场牛人的描述下,我们仍然从故事里提炼出:【求真务实】、【专业笃学】、【成就客户】三大价值观作为我们的文化共识。

step2:分析现在

我们通过对复盘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透过现在看未来,通过思维导图做减法,提炼出几个”复盘行业“的趋势。

step3:规划未来

根据对现在的分析和行业背景趋势,我们最终投票选出:”成为复盘技术行业的领军品牌“作为我们的愿景。

整个文化反思复盘的项目体验就到这里,回到实际企业运用中,其实未来探索的会议模式更适用于带着公司创始人或者老员工一起讲故事,复盘公司的文化,也可以定期去复盘和迭代,提升管理成本(氛围就是生产力)。

未体验的部分1-Step4:达成共识

左脑确定制度公约、考核、准则,右脑设计代表企业价值观的形象、标志、图腾。

未体验的部分2-Step5:落实行动

文化落实行动的最佳工具——行动学习,通过群策群力将文化落实到项目和行动。

接下来是R(Reflective)回顾感受:

两天的心情感受如上图波动,上课开始心情持续上升兴奋,等期待的项目反思复盘开始时候到达高峰,随后开始复盘时持续下跌,感觉难以掌握,出现”高原反应“,但在鱼缸会议后开始转变,心情持续向好,直至课程结束。总结自己的情绪是“在成就感与挫败感中不断挑战自己”。

I(Interpretive)思考与隐喻:

复盘技术就像一颗后悔药,在你反思的过程中它给予你顿悟的力量,给予你重新来过的机会。复盘技术也像时空穿梭的能力,让你回到过去,深刻反思,及时重构,逆转未来。

I(Decisional)未来怎么做:

1、写一篇关于复盘本次复盘学习的文章(已完成)

2、尽早开启复盘实操之路,先从复盘自己开始,体验反思,再去帮他人复盘。

3、希望每年都有所成长,学习更多有用知识,认识更多良师益友,点燃更多的伙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一篇关于复盘初学者的复盘学习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