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稳江东

公元307年,东海王司马越成为了“八王之乱”的最后胜者,掌控朝堂大权后,分派宗室诸王出镇襄阳、长安、邺等北方重镇,又派琅琊王司马睿去镇守江东的建业。

以常理论,奉朝廷之命出镇某地,自是手拿把掐,士人拜服,更何况来的还是皇族王爷。

可此时,中原板荡,九鼎欲颠。江东作为孙策、孙权长期经营的东吴故地,本就与中原统治者貌合神离,而江东豪族,如吴郡顾氏、义兴周氏、山阴贺氏等地方势力,更是与北方大族彼此,看不顺眼。再加上琅琊王司马睿不过是司马懿众多曾孙中的一个,与惠帝、怀帝同一辈分,王位也世袭而来,资历不深,能力不显,所以江东名士压根不把其放在眼里,无一人主动上门,到府上参见。琅琊王欲在江东立定脚跟,困难重重。

此时,司马睿身边的一个司马,一跃而出,既为琅琊王稳固江东,司马家续命,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也替自己家族奠定百世之基,这便是“王与马,共天下”之王的核心——历经东晋三朝长袖善舞的能臣,王导。

王导,字茂弘,出身于北方大族琅琊临沂王氏,本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

公元305年,司马越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和张方,命琅琊王司马睿留守下邳。司马睿因为素来与王导相善,便从东海王处要来了他,任掌管军事的司马。

到达暗流涌动的江东后,王导为司马睿出了两个主意:

首先,让琅琊王一行,在江东士人面前,展现来自中原的王者之风——请司马睿坐着人抬的“肩舆”出行,参观秋季在水边祓除不祥的“禊祭”,他与府里幕僚骑马随从,队伍整齐威严。这一招,果然有效,江东名士纪瞻、顾荣等见了皇室礼仪,威严队列,颇为惊异,皆在路边拜遏。

其次,建议司马睿接纳、重用顾荣、贺循,以收江东士人之心——“顾荣、贺循,在此地声望最高,接纳了这两个人,别人自然都肯来了。”琅琊王便派王导亲自去请顾、贺二人,两人应命而至。司马睿任用顾荣为军司,加散骑常侍,一切军国大事,都向他咨询;任用贺循为地方行政长官。除此二人外,琅琊王还对纪瞻、周玘、张闿等江东名流也都委以重任。

从此,吴中、会稽一带受此影响,名门士族无不归附,江东人士逐渐开始拥护琅琊王。

公元311年,洛阳陷落后,临沂王氏、太原王氏、陈郡阳夏谢氏、颖川鄢陵庾氏等中原士族大批南迁。王导又劝琅琊王起用这些南迁的北方大族中的贤人君子,同他们商议国家大事。

琅琊王稍有过失,王导也能及时谏阻。君臣二人,关系越来越好,琅琊王对王导说:“卿是我的萧何。”王导却答道:“大王要建立不世的功勋,一统天下,需要管仲、乐毅那样的人才,区区国臣(此时,司马睿为琅琊王,所以王导是诸候国的臣子)怎能比前人?!”

谯国龙亢大族的桓彝过江之初,见朝廷微弱,很是担忧,对汝南安成大族的周觊说:“我因为中原大乱,想到此间,来求得生存,不料朝廷力量在江东,微弱至此,怎么能维持下去?!”后来,他见到王导,与之谈论一番,回去后,对周觊说:“刚才见了管仲,我再也不必担忧了。”

公元316年,长安失守,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肉袒出降,西晋灭亡。次年,身处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接受群臣拥立,登基称帝,在建康举起晋之大旗,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导稳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