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把糖果送给谁?

1

今天有位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你是一位老师(默认教文化课吧),你有三名学生刚刚参加完一次满分100分的考试。其中学生A很努力,考了85分,但是他自己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此时正在很懊丧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学生B也很努力,但是天分不佳,只考了25分,现在自然也是心情极差,难受万分;而最后一位学生C学习一点也不努力,平时游手好闲,但是天资聪颖,依然能考100分,此时正悠闲地在休息。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你有一颗糖果可以作为奖励,或者说是一种鼓励送给其中一位学生。当然,对于学生来说这颗糖果可能意味着更多。你只能,并且必须送给其中一位,那么你会把糖果送给A、B、C三名学生之中的哪一位呢?

显然,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根据思考深度、价值观与经历的不同都有可能大相径庭。读到这里的你不妨先做出自己的判断,以免看到我的答案之后干扰了自己。



心中有判断了吗?请记住自己的判断,再往下看。

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把糖果给了C,理由正如大家所想的一样简单,他考得最好,这是他应得的。

无论一个人是否努力,也无关乎他的人品或者性格,当大家在一个有标准甚至可量化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竞争时,结果就是第一位的。C已经做到了最好,拿到了满分,如果把这个代表奖励与鼓励的糖果送给其他人,那反而是对考试的不尊重。

至于A和B,他们难免会感到挫败,心有不甘,但这是他们应该经历的,因为他们早晚会明白这才是社会运行的方式:成果决定收获。公平,并不是给那些努力了却没有成功的人些许补偿,而是告诉所有人:这些本就是给成功者的,假如你们成功了,那么你们也有。我们可以去鼓励去关怀他们,但不能把成功者赢得的东西分给他们。

2

该如何对待A和B两位学生,这是个题外话,不过我也想聊聊。

对于A,我会鼓励他,他能拿到85分,说明他欠缺的已经不多,有了C在那里作为标杆与对手,加以正确的辅导,A拿到满分并非难事。关键是要让A接受“这世界上的确有天才”这回事。对于A这样努力的学生来说,最可怕的还不是自己的努力没有成果,而是自己努力之后却被天才轻描淡写地超越了。A需要正确看待自己,虽然C的天分比自己强,但这不是绝对的,能拿到85分的自己也绝对不差。有了坦然的自信之后,A自然能够顺风顺水。

而B同学,坦白讲,如果我真的是老师,一定会劝他放弃,转投他路。这世界上的路不止一条,当你发现这条路真的走不通时,聪明人会选择换一条路,而不是硬上。一个努力之后也只能得到25分的学生,就算你真的对他进行魔鬼式教育,让他拼命拿到了100分,与C平分秋色,那又如何呢?当卷子的满分不再是100分而是1000分的时候,C或许依然能够拿满分,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B,还是100分。更何况,考卷是有满分的,生活却没有。与其让学生在事倍功半的路上越走越远,还不如早点去试试其他的道路能否走通。当然这不会适用于所有人,毕竟也有那种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成绩突飞猛进的人存在,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像B这样的学生真的会希望有一个老师能够和他们说:“不要勉强自己学习了,你有没有其他擅长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温度:糖果只有一颗,但关怀并不一定需要糖果。

我估计,与我判断相同的人应该是最多的。起初答案与我不同的人,不知看完这些,有没有动摇。

选择给A的人,我猜想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曾经就像是A。的确在这个时候,给A一颗糖果对他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与鼓励。但是私以为,假如这种“只要努力了不需要做到最好也可以得到奖励”的观念逐渐生根发芽,对A并不是一件好事。

选择给B的人,或许是出于同情吧,当一个人一败涂地时,我们难免心生怜悯。可是这种“弱者至上”的思想对强者是否有些过于不公呢?而对于接受奖励的B来说,在跌落谷底时得到这样的奖励,有可能会有抚慰的效果,可是如果他的负面情绪很重,又是否会把这种被施舍的奖励当做耻辱呢。

3

朋友补充说,或许“糖果”还是太接近“奖品”了,实际上他想表达的可能是老师或者长辈的“关注”。也就是说A、B、C三个学生之中,我会更加关注哪一个的发展。

怎么样,有答案了吗?那么,看完我之前所说的,你认为我对这个问题会选择哪位学生呢?

我想你可能会说B,毕竟我在前文中已经很明显地表达出了对B的在意。

然而,我的答案依然是C。

当然,朋友也很疑惑,她急忙问我理由。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因为C已经达到了“上限”,而能够让他突破上限的人,只有身为老师的我。

A是努力的,但是他还没把目前所学的内容全部掌握,所以他只能靠85分。剩下的15分,都是他已知的部分,只需要再加深理解就好,不需我过多操心。而B虽然需要换一条道路,但这并非我能控制的,我也只能略微提点一下,剩下的都要他自己决定。如果说A面前的路是一条比较坎坷的单行道,B面前就是一条分支无数的岔路口。如果他不努力我还需要鞭策一下,但他本身就很努力,那我除了等待就做不到什么了。

只有C,一个因为轻易就能摸到天花板所以优哉游哉,却不晓得天花板之上还有更高天空的学生,是需要倾注大量心力去培养的。如果放任不管,C的确也会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可是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C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他能拿到100分,就让他意识到还有1000分的卷子;等他能拿到1000分的满分,再让他去做2000分的卷子,终有一天他会去到没有满分的社会,那就是他自由发挥的时刻。

4

这样的结论其实有点令人不快,因为从结果上来看,主观上最懈怠,只是靠一副天生好头脑的C,反而既能得到糖果的奖励也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诚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不会太舒服,可是从理性来思考,强者为尊、优胜劣汰不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吗?类似于C这样的情况,生活中又少见吗?

如果不承认差距,就不可能追上差距。如果奖励不给应给的人,我们就真的不知道奖励都去哪了。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烦恼,天才也有天才的烦恼。一个领域的普通人换个领域可能就是天才,一个领域的天才换个领域可能还不如普通人。内心中扮演成老师的你,无论把这颗糖果送给了A的刻苦,还是送给了B的可能性,还是送给了C的绝对实力,其实都只是代表着一种认同,而这个认同,就是独一无二的你所追求的方向。

你看,其实不管你送给谁,吃下这颗糖的人都是你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会把糖果送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