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说》日课 (150~160)卷三 周公篇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8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0课/总第868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程元曰:“敢问《豳风》何也?”

子曰:“变风也。”

元曰:“周公之际,亦有变风乎?”

子曰:“君臣相诮,其能正乎?成王终疑,则风遂变矣。非周公至诚,孰能卒之哉?”


元曰:“《豳》居变风之末,何也?”

子曰:“夷王已下,变风不复正矣。夫子盖伤之者也,故终之以《豳风》。言变之可正也,唯周公能之,故系之以正,歌豳曰周之本也。呜呼,非周公孰知其艰哉?变而克正,危而克扶,始终不失于本,其惟周公乎?系之豳远矣哉!”


译文:

程元请问,《豳bīn风》有什么含义?

文中子说,是变风。

程元问,周公是也有变风吗?

文中子说,君臣间相互责备,哪能算正风?成王自始至终心存怀疑,于是正风就成了变风。若不是周公赤诚之心,又有谁能把它最终成为正风呢?


程元问,《豳bīn风》列于变风之末,为什么呢?

文中子说,周夷王以后,就不再是正风。孔子感伤于此,把列于最后。

意在说明变可为正,只有周公能做到,因此将其编为正风,歌唱《豳bīn风》就等于颂扬周朝的根本。

啊!若非周公,谁又知道创业艰辛?能使变风归正,匡扶危局,自始至终不失根本,应该只有周公吧?

周公编纂《豳bīn风》之诗寓意深远!


感受:

豳风包括:《七月》、《鸱鸮chī xiāo》、《东山》、《破斧》、《伐柯》、《九罭(yù》、《狼跋》七首诗歌。


其中《诗经.豳风.鸱鸮》一诗是周公流泪之作,采取“比”的写作手法。

他将自己比喻为受猫头鹰侵袭的弱鸟,假托弱鸟之名。将武庚等叛乱者喻为恶鸟猫头鹰(鸱鸮,即猫头鹰,是一种恶鸟。它一出生就把妈妈吃了,这是一种不孝鸟。其原因就在它做人的时候不孝顺父母,死后就投了猫头鹰,可它还是那么霸道,吃父母,还要吃其它鸟的孩子。)

管叔、蔡叔喻为被猫头鹰抓捕的孩子,成王喻为弱鸟之幼子,周王室喻为鸟之窠巢——弱鸟自己尚无力与猫头鹰搏攫,合况还要抚养保护嗷嗷待哺的幼子与窠巢!其处境诚堪怜悯!

此时的周公,内忧外患,周王室岌岌可危,王业之艰难,真无以言说矣!

周公的盛德与才艺,及其制礼作乐恩泽千秋万代的,然我们永远无法明了他经营王业的艰难处境,还有他内心深处的独苦。


二一附曰:

变而克正,危而克扶,

终不失本,其惟周公!!!

元上生光明

内圣何其难!

外王善护念

君子何其难

誌在为圣贤

丈夫当有为

千年万载后

后学思周公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7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9课/总第867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杜淹问:“崔浩何人也?”

子曰:“迫人也。执小道,乱大经。”


译文:

杜淹问:“崔浩是怎样的人?”

文中子说:“狭隘浅陋的人,执着小道而违背正道。”


感受:

崔浩,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

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

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深受其倚信,为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屡次力排众议,判断时机,辅佐太武帝灭亡胡夏、北凉等国,击破柔然,解除了来自北方和关中地区的军事威胁,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累拜司徒,封东郡公。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受“国史之狱”牵连,被夷灭九族,时年七十岁。


崔浩之死:

崔浩深受两代皇帝的信任已经近四十年,为政越久,只会树敌越多。更何况这些年来,崔浩仗着皇帝的信任,还一直骄横跋扈,为所欲为,行事从不顾及别人感受。先是任用私人,堵塞他人的晋身之阶;然后又睚眦必报,不能容人之过,在为人处事上漏洞百出。到最后,因盖吴之乱鼓动太武帝灭佛,又一次把太子拓跋晃彻底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等到国史之狱爆发,崔浩已经在作死之路上走得太远太久了,如今不过是终于被政敌们抓到了把柄,一击致命。


二一附曰:

迫人者,

心胸狭隘,

所以行识鄙陋之人也。

所以执着于聪明小道,

所以扰乱天地国家

大经大本建设之人也。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6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8课/总第866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安得圆机之士,与之共言九流哉?

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叙九畴哉?”


译文:

文中子说:

“哪有懂天地大道之士,和他一起讨论诸子百家之学?

哪里有建盛德大业之君,和他一起谈论治理天下的大政方略?”


感受:

《尚书·洪范》

“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九畴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


共言九流,明体内圣之学。

共叙九畴,达用外王之学。


二一附曰:

安得圆机之士,与之共言九流哉?

于博文约礼处

共言九流,明体内圣之学。


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叙九畴哉?

于一体之仁处

共叙九畴,达用外王之学。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5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7课/总第865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

“通其变,天下无弊法;

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故曰:存乎其人。”


译文:

文中子说:

“能够开通变革,使民不倦,天下就没有不好的制度。

如果固守一隅,不思改变,天下就没有好的政教。

因此说,关键在于人。”


感受:

《周易·系辞上》

化而裁之,存乎变;

推而行之,存乎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天理化而裁之,

地道推而行之,

人成神而明之。


二一附曰:

会简易而通达

通达而能变通,

以无弊而利天下。

执一而不得其方,

政教不行以害天下。

都是在人心身行处,

因缘果报随见!!!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4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6课/总第864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谓史谈善述九流,“知其不可废,而知其各有弊也,安得长者之言哉?”


译文:

文中子说司马谈善于传承诸子之学,

“知道此学不可荒废,又知道其中各有不足,

正诸先觉考诸古训,所以他能讲出这种谦谨有德的人说的话。”


感受:

司马谈(约前169-前110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父司马喜,子司马迁。学识广博,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作文《论六家要旨》。


九流:即战国诸子中影响最大的九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此处泛指诸子之学。


长者之言:

武帝召见北海太守,有个文学卒史王先生请求和太守一起去。

太守进宫时,王先生说:“皇上要是问您怎么洽理北海使得没有盗贼的,您怎么回答呢?”

太守说:“选择优秀人才,根据他们的能力委任他们,奖赏特别出众的,惩罚不正派的。”

王先生说:“这就成了自我称誉表功了,不能这样。希望您回答说:‘这不是靠我的能力,都是皇上的神德威武所造成的变化。' ”

太守按他的话做了。汉武帝大笑,说道:‘你从哪儿听到谦谨有德的人说的话而引用它的?”

太守回答说:“从文学卒史那儿学到这些的。”


二一附曰:

生生不息有天地

道问学处说九流

长者之言归一元

生死迢递大自然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3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5课/总第863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谓“《武德》之舞劳而决。其发谋动虑,经天子乎?”

谓“《昭德》之舞闲而泰。其和神定气,绥天下乎?”


太原府君曰:“何如?”


子曰:“或决而成之,或泰而守之。吾不知其变也。

噫!《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

且《武》之未尽善久矣。其时乎?其时乎?”

译文:

文中子说:

“《武德》之舞辛劳而果决,应该是祭祀高祖以表达其深谋远略经营天下吧?”

说:

“《昭德》之舞闲适而安定,应该是祭祀文帝以表达其宽和稳重安抚天下吧?”


太原府君王凝(王通之弟)问:

“怎么样?”


文中子说:

“一个是果决创业,一个是稳重守业,然而这其中的文武相济与权变之道,我却不甚知晓。

啊!《武德》颂扬武功,不如《昭德》尽善尽美。

而周代《武》并非尽善尽美已是很久的事了。这是时代的原因啊!”


感受:

《汉书·礼乐志》曰:

“高祖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孝文庙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孝武庙奏《盛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武德》舞者,高祖四年作,以象天下乐以行,武已除乱也。”


尽善者,明体内圣,

尽美者,达用外王,

未能一以贯之者,非尽善尽美。


二一附曰:

养静体悟处

语默动静时

于礼乐名教处

体天地人心时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2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4课/总第862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房玄龄问:“田畴,何人也?”

子曰:“古之义人也。”


译文:

房玄龄问:“田畴是怎样的人?”

文中子说:“他是古时义士。”


感受:

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今河北省玉田县)人,东汉末年隐士。

年少喜爱读书,善于击剑,初为幽州(刘虞)从事。率领全族隐居,不受袁绍征辟。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时,进入麾下,担任司空户曹掾。参与平定乌丸、攻打荆州,颇有功勋,授议郎。

建安十九年(214年),去世,时年四十六岁。

其一生行止,事死如生,守以直节,精诚之至,通于神明。


二一附曰:

田子泰,

磊磊落落大丈夫也!!!

誌身家企国天下,

知进退与时偕行。

直是文中子先师

心目中

古仁人

古志士

标杆所属在!!!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1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3课/总第861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陈守谓薛生曰:“吾行令于郡县而盗不止,夫子居于乡里而争者息,何也?”

薛生曰:“此以言化,彼以心化。”

陈守曰:“吾过矣。”

退而静居,三月盗贼出境。

子闻之曰:“收善言,叔达善德。”


译文:

绛郡太守陈叔达对薛收说:

“我管理郡县而盗贼屡禁不绝,先生居住乡里百姓却没有纷争,这是为什么呢?”

薛收说:“你用言语去教化,先生用真心去感化。”

陈叔达说:“我错了。”

回来后闭门静思,三个月后盗贼离开绛郡。

文中子听闻此事说:“薛收善于进言,陈叔达善于修德。”


感受:

善于进言,明明德

善于修德,明德



二一附曰:

此以言化,彼以心化。”

(如是“教化”法,自有其不同)


“收善言,叔达善德。”

(善德之人

得善而从之

非善者不能言

非善者不能从)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0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2课/总第860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温彦博问:“嵇康、阮籍何人也?”

子曰:“古之名理者,而不能穷也。”

曰:“何谓也?”

子曰:“道不足而器有余。”

曰:“敢问道器。”

子曰:“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

曰:“刘灵何人也?”

子曰:“古之闭关人也。”

曰:“可乎?”

曰:“兼忘天下,不亦可乎?”

曰:“道足乎?”

曰:“足则吾不知也。”


译文:

温彦博问:“嵇康,阮籍是怎样的人?”

文中子说:“古代谈名说理之人,然未能穷尽其妙。”

问:“为何这样说?”

文中子说“他们道不足而器有余。”

问:“请问道,器是什么?”

文中子说:“能够通达权变是道,只能固守一端是器。”

问:“刘伶是怎样的人?”

文中子说:“他是古时闭守内心不问世事之人。”

问:“这种做法可取吗?”

文中子说:“连天下功名都忘却了,难道不可取吗?”

问:“是否达到了道的境界?”

文中子说:“这我就不知道了。”


感受:

道,形而上,无同无异,归元统一,明体

器,形而下,是非异同,二元对立,达用


嵇康,阮籍,魏晋清谈家,辨析事物名与理的是非异同,未明体而达用。

刘伶,闭关而兼忘天下的槁枯自了汉,明体而不达用。


《庄子·天运》:“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兼忘天下者,弃万乘如脱屐也,

使天下兼忘我者,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二一附曰:

“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


明体达用,其当如是!

嵇康、阮籍

“道不足而器有余。”


“兼忘天下,不亦可乎?”


心如墙壁,闭关以明体!

刘酒徒深得髓妙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09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1课/总第859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圣人之道,其昌也潜,其弊也寝,亹亹(wěi )焉若寒暑进退,物莫不从之,而不知其由也。”


译文:

文中子说:

“圣人之道,世道昌明时潜藏其中,世道衰败时暗藏其内,循环不绝就像寒来暑往,万物没有不遵循它的,却又不知其中的道理。”


感受:

圣人之道,生生不息。


二一附曰:

大道无言

意在生生

无意忘言混沌沌

有意述言引后人

天地万物道生之

阴阳和合道成之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08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50课/总第858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卷四

周公篇

子谓周公之道:

“曲而当,私而恕。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乎?”


译文:

文中子说周公为政之道:

“治国为政处事周全而公正允当,教导帝王虽出己意亦合乎人情,应该是洞悉事理,穷尽本性达到知天命的境界了?”


感受:

曲而当:“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

私而恕:“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

穷理尽性:理为地道达用,性为天道明体,明体达用与时偕行,天地间的圣人。


二一附曰:

曲而当

曲折周全以致用

而能得公正允当


私而恕

发自内心的私意以教化,

内合天地仁以为忠

外达世间情以为恕


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乎?

如此

天性明体做人

地道达用做事

吾命即天命

以此而为天意代言代行人

以此而为圣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说》日课 (150~160)卷三 周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