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犹豫

又重温了一遍Beyond的《莫欺少年穷》,在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90年代,这部电影属于扔在影碟堆里都找不着的平庸之作。

但因为有Beyond,所以不管看多少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剧情很老套,就是四个出身背景各不相同,因为音乐聚到一起的少年,在面对社会的残酷考验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内心追求,实现“屌丝逆袭”的故事。

严格来说,他们也并不完全是“屌丝逆袭”,因为世荣本来就是高富帅,家驹到了电影结束也并没有逆袭。

当年高考时,一遍又一遍高唱的《不再犹豫》,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

“谁人没试过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制……”

在现实和理想面前,谁又不曾犹豫呢?高富帅的世荣,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一个医学院教授的大医生岳父,就读于香港大学,看起来多么完满的人生,却不得不陷入是读未来岳父希望他读的医学系还是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音乐系的两难中。

一边是漂亮的女朋友和光明的前途,一边是自己坚持的音乐梦想和真正的内心。

何曾相似的选择。电影仍然没有把这个选择到底有多艰难表现出来,大圆满的结局,其实掩盖了要做出真正遵循内心的选择所要付出的代价。

而对家驹来说,更像是没有选择的无奈,为了全家移民的梦想,拼命赚钱,透支身体,最后却讽刺地因为吃多了卖不完的皮蛋粥而被误诊得了胃癌,导致移民体检被拒签。

贯中有一个伟大的警察梦想,维护社会正义,却因体质差考不上正式的警察,只能做个处处被刁难、被歧视的交通督导员,内心所坚持的正义一次次被现实无情的打击和嘲笑。

阿强呢,和很多抱着赚大钱的梦想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样,涉世未深而误入金融骗局,差点连最疼爱自己的七姨婆的棺材板都赔了进去。就像很多被传销欺骗的年轻人一样。

相比较之下,世荣至少现实和理想可得其一,已经比在现实中苦苦挣扎的其他三人幸运得多了。

但是在对待他们共同热爱的音乐这件事上,世荣反倒是最犹豫、最不能放下的那个。

或许是因为拥有的越多,不愿意失去的也就越多吧!

大概只有家驹这样没什么可以失去的,才可以大声的说“如果你想做那就立刻出去,如果你明天再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外面不会再有那些观众,这种气氛!不只是明天,后天、大后天永远都不会再有了!如果你现在不好好把握这一辈子都会后悔!”

而世荣,即使在其他三人的鼓励下,勇敢走出舞台表演,却仍然戴着面具,那代表世俗看法和未来岳父的期待的“面具”。

他仍然在犹豫,在顾虑,为了这场音乐梦想放弃自己的女朋友和未来岳父给他规划好的人生是否值得。

“不是说,只要有音乐,就没有世界末日吗?”

不是说,只要有梦想,就没有世界末日吗?

多么熟悉的话语,背后要付出的代价,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呢?大多数人都只会在你梦想成真的时候给予掌声和祝贺,而你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擦眼泪,迷茫“前面是哪方,谁伴我闯荡,前路没有指引,若我走上又是窄巷”的时候,是没有人会在意的。

电影的结局是大团圆大圆满,世荣冲破了内心的桎梏,摘下了世俗的面具,女朋友选择支持他;家驹一家最后决定放下移民的执念,开个餐饮店全家团圆欢乐;贯中转正到了商业调查科,成为了真正的警察;阿强的骗子老板被绳之以法,还抱得卧底秘书女警官美人归。

多么美好的童话式结局,而在现实,这样的情况往往是:

世荣能不能留住女朋友不说,至少要面临“不务正业”“放弃大好前途”“玩物丧志”“不思进取”等等的指责;家驹一家在底层再怎么努力奋斗赚钱,也赚不到能在香港开一家餐馆的钱;贯中连交警都不是,只因为当面斥责上司不负责任就能被调到商业调查科更是痴心妄想;阿强一个被骗得团团转的职场新人,即使骗局被破他也只会像误入传销的无知少年一样被抓去调查,然后出来还要面对被他骗的人的讨债。

现实哪有那么多的童话,一切都是赤裸裸的残忍而已。

但是即使是赤裸裸的残忍,当他们高唱“纵有创伤不退避,梦想有日达成,找到心底梦想的世界,终可见”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内心仍然是对梦想充满希望充满信心的,现实已经如此残酷,至少我们心中还有最后的梦想,哪怕只是一丝慰藉,仍然难得可贵,不是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