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9号李婷婷+《心理营养》+21天阅读写作自律计划——Day7


星期三    东莞天气: 晴    情绪指数:5

来自——《心理营养》下篇:社交与社会化

               

图片发自App


      什么是社交?

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扩充自己。

                  什么是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细微又隐秘的信息,很难一一通过口头传授,需要孩子从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自己观察、自己感觉,从而得到自己的结论:怎样做一个社会人?怎样在社会上跟人交往?他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不断学习,从生活中逐渐学习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好不好?社交能力行不行跟性格没有关系,只不过,外向孩子胆子更大,比较敢于去尝试,碰壁、碰壁后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相对来说锻炼的机会更多。而内向孩子也不存在问题,他们的风格是先观察,把握较大时才去做,成功概率更高,因此对大多是孩子来说社会化社交都不存在问题。

一个孩子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群体中,和他的自信程度有关,和交什么朋友无关。所以,如果孩子自信不够,要做功课的是爸爸妈妈,我们能不能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肯定他?我们能不能找到孩子身上值得欣赏的优点?

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可以相处得好,非常有利于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和陌生人交往,因为孩子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学会了和平相处,同样的父母同样的价值观,让他们的交往变得比较简单。

当他们累积了一定的交往经验,在家里学会了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比如包容、妥协、协商,等以后再去面对来自不同家庭,遇到不同价值观的孩子时,他们不容易慌张或者退缩,所以这的确更利于孩子的学习。

仔细观察发现,当孩子的心理营养足够之后,自然而然地会希望走出去认识更多人,交更多朋友根本不需要我们刻意去鼓励,这就是人的天性。

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的心理搭建完整的健康体系,给予足够的心理营养以及安全感,他就很容易连接交到好朋友,人际的交往是不需要我们手把手去教,如果一个人本身具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那么他自然会有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结:生活中不必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给孩子,比如:你应该有主见!见到朋友应该主动打招呼!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这样的话,以后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得问父母一遍,总是怀疑自己到底行不行?做事没信心、没主见。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一点:只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好的情绪,当她做好准备想要和别人交往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END—

              不断成长的女人最可爱

        坚持自律遇见更好的自己,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6月27日+9号李婷婷+《心理营养》+21天阅读写作自律计划——Day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