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思(二)

今天下午团队在过PRD评审的时候,感觉有几个点可以简单的说一下。

  1. 在进行产品国际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操作习惯。很多时候我们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开发者,更多的考虑站在中国人所具有的操作习惯的角度,来看待产品的设计逻辑,部分UI的展示,以及在进行产品操作后得到的反馈。而今天在进行东南亚国家需求评审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和我们不一样的操作反馈。比如在看到一个向下的展示详情页的箭头的时候,如果我们点击它,潜意识会认为这个菜单栏会向下展开,而在东南亚某国家市场的竞品中,点击这个我们惯常认为的向下展开的按钮的时候,他会选择从下往上有一个弹出详情页过程,这和国内的操作习惯上存在差异的。针对这个问题,当时我们的开发都向产品提出了挑战,但是产品说在深耕多年的竞品的反馈方式,让当地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交互,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可能我们改动这个按钮的交互方式,会给当地的用户造成一定的误解,所以菜单减少用户对产品交互理解的成本方面考量,直接采用了竞品的模式。不过我们大多数开发还都是持有保留意见,认为更应该按照人们的通常的思维的方式来进行交互,希望保持这种虚拟产品的反馈和我们实际现实生活的交互反馈一致性。也就是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里面的环境贴切原则。不过这种交互只是作为产品功能很小的一部分,更改它可能不足以使用户眼前一亮,在产品看来应该更接近于KANO模型里面的无差别功能,保持和竞品一致也是很稳妥的一个方案。
  2. 人们的思维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通过自己后天不断的锻炼来加强的。今天就看了一个提升自己结构化思维方式的文章。而在下午进行PRD的时候也发现测试的同事就能够很快的发现这个产品的异常流,针对产品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提出一些挑战,进而判断整个产品的逻辑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产品就能够很快的开阔思路,包括从法务,运营等各个角度来看待产品的某些功能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就说明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重复自己工作的内容,在某一特定方面提高了他们的某种思维模式的能力。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需要不断的重复锻炼自己的某些方面的思维,来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
  3. 部门新来的这个产品经常会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功能设计,虽然满足了目前的要求,但是远端来看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具有扩展能力?因为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业务是不断扩展的,整个系统肯定也是越来越复杂的,必须时刻要想到将来系统变得更复杂的时候,我们现有的系统如何能做到更加方便的扩展?这是今后在做事情——不局限与开发——应该想到的:一方面,必须要着手于当下,把这个任务尽早的合理的完成;另一方面,需要思考如何保证这个系统的扩展性,对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情有一个预估,避免重复造轮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