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访古10(河津编)

河津,上古属于“皮氏”之地,“皮氏”既是古帝氏之名,亦为古部落之名,为殷所灭。西周时,河津为诸侯国冀国、耿国、韩国所在,均被晋灭。春秋时期,晋国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陆续在边疆地区乃至内地推行县制,曾设皮氏县。秦汉为皮氏县,北魏改为龙门县,宋时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名河津县。

汾河风光

河津市区西紫金山麓,原九个山头均建有大小不等的庙宇,蜿蜒如龙,俗称九龙庙。后惟九峰之中最大的建筑群——真武庙尚存,后人便陆续把其他山头已毁的庙宇迁建到此,此地便延续称为九龙庙。

真武庙所在山头,地势高峻,三面临空,形状似岛;山坡高下,松柏如麟,环境清幽,古有“卧麟岗”之称。清咸丰11年,崇文社王照离等人在此创建崇文阁、纯阳洞时题名“麟岛”,“麟岛”之名由此传开。真武庙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望

真武庙,创建于元末明初,明嘉靖、万历,清康熙、乾隆、咸丰、道光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建或重修。

山门兼戏台,常见的建筑形制。

进入山门,是一个四合院式道院,右手(东厢)八仙阁,左手(西厢)功德坊,正面地势抬升,依次为香亭、献殿、真武殿。

八仙阁
献殿

升香、居歆,居歆是安然享用。

真武庙重修工程竣工后,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将军题词“堪壮三晋”。

献殿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无量祖师、真武荡魔大帝等,为道教神仙中有名的北方之神,湖北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明代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王位时,假借得到真武大帝的神助,使得真武大帝的信仰在其后达到鼎盛,宫廷和民间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真武殿西为娘娘殿

娘娘殿西是玉皇阁,上层玉帝阁,下层三皇洞,合称玉皇阁。

玉皇阁西南是崇文阁。崇文阁下有纯阳院,相比主要建筑真武院,建筑群相对简单,略过。

崇文阁上嵌有清代碑刻,内容为小草“麟岛八景”等,书法、刻工俱佳,应该拓印流布。麟岛八景为:西河画舫、孤云送月、雁塔凌空、倚斗金銮、太华晴峰、汾水秋波、小桥飞凤、原麟叠翠。

崇文阁西北方往上,过南天门,通往真武庙最高处——朝天宫。

通往朝天宫的栈道,沿山脊修建,山势蜿蜒而上,两边深沟。登临此境,董其武所谓“堪壮三晋”,当非过誉!

朝天宫

我国古代建筑,常利用天然台地,建成一组建筑,整个建筑群有高有低、此起彼伏,有一种错落有致、波澜壮阔的变化。其中最高处的建筑能使人感到庄严、尊贵,登高远望、眼界开阔。

俯瞰

下来到纯阳院,向西穿过小凤桥,又是一院。

真武庙是典型的郊外山林道教建筑,如今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区。

借两幅网络上河东拍客的航拍图,体验俯瞰全貌的效果,声明并致谢。

连伯村的高禖庙,距此不远。转场途中发现一碑楼,石雕精美。

河津高禖庙,位于阳村乡连伯村,始建时间不详,宋元明清皆有修葺扩建。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新建的山门、戏台、高禖宫,古建之香亭、献殿、正殿、东西厢房,俗称高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禖之庙历代皆有,通常设于都城南郊。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因供于郊外又称郊禖。高禖之祀是很重要祭祀活动,仲春之月,“玄鸟至之日”(即春燕来时),由皇帝亲率后、妃、嫔御等前往高禖之庙祭祀媒神、祈求多子。

通常设于都城南郊的高禖庙何以建在连伯村?有人考证不远有什么远古方国的都城。我想,这里或许是民间祭祀高禖的场所。古礼规定,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士祭门户,庶人祭其先祖。高禖之祀,夏人所祀为深山氏(即女娲),殷商人所祀为简狄,周人所祀为姜嫄,高禖就是母系社会的氏族母祖,普通百姓祭祀先祖,并不越礼。

新建的山门
新建的戏台
香亭、献殿

献厅两侧山墙绘有大禹治水及后稷出生、教民稼穑等内容的壁画。

轿内为姜嫄

主殿内正位供奉女娲,左祀大禹,右典后稷。

东厢房

新建的高禖宫

台头庙,位于河津市内新耿南大街与龙岗路交叉十字口东北隅,庙址已建为广场。台头庙未知创建于何时,据庙内碑文记载,明成化年间重修,因其基本构件为元代,于2013年3月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建筑有前殿五大间、中殿五大间,后为献殿、正殿,正殿左右有配殿。

前殿
中殿    

台头庙是以奉祭“泰山神”的东岳庙(德云殿)为中心,其它西岳庙(灏灵殿)、后土祠(圣母殿)等为辅的综合神庙。应是建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而称台头庙。

正殿及左右有配殿
献殿及正殿

修村薛仁贵寒窑,市级文保单位,位于修村村东一土岗上,土岗形似伏虎,名白虎岗。这是白虎岗及新建的广场、平辽王薛仁贵塑像。村南是汾河,白虎岗东向2里百底村东侧,即当年薛仁贵汾河湾射雁处。

薛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唐朝名将,属于河东薛氏家族、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少孤贫,娶河东柳氏,听妇言去绛州投军张士贵。初战辽东安地,单枪匹马,直取敌将首级,悬挂马上,解本部将领刘君邛之围,一战扬名。高丽安市之战,面对25万大军,身着白衣,单骑冲阵,唐军大举跟进,大败高句丽。太宗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阃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皦将。”

薛仁贵一生东征高丽,西战吐蕃,北伐突厥,创造了“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三箭定天山”、“良策息干戈”、“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奇勋,唐高宗曾对薛仁贵说:“汉北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唐书》评价:“仁贵骁悍壮勇,为一时之杰,至忠大略,勃然有立。”《明史记事本末》评价:“军若惊飚,彼同败叶,遥传仁贵,咋舌称神。”

薛仁贵任安东都护后,移治平壤新城,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句丽士民安居乐业。至今,朝鲜各地仍有不少薛礼庙,辽东仍有许多关于薛仁贵的遗迹和传说。

白虎岗上这个窑院,传说是薛仁贵与柳英环夫妇当年住过的寒窑遗迹。窑内的土炕、灶迹,据说为明末清初时重修。

注意到院中有一眼水窖
和窑院相邻的是这眼窑,叫“白袍洞”,内塑有薛仁贵夫妇坐像和白马
河津县政府1983年立的文物保护碑

河津有薛仁贵的寒窑,西安有薛平贵的寒窑,薛仁贵与薛平贵的故事大多相似,以前心中有疑问,后来得知,薛平贵的戏,只是为求得夫荣妻贵的大团圆结局,由薛仁贵的故事改编而来。历史上并无西安武家坡薛平贵其人,而河东“薛家将”可是真实的历史,五世其昌,成为通俗小说《薛家将》的人物原型,《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是我国通俗小说史上“三大家将小说”。

稷山县人民委员会1960年立的文物古迹保护标志碑,此地曾归稷山管辖
乾隆6年(1741),修复塌窑、窑前建厦、修复窑内神像时所立碑记

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蜀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豪强家族。《新唐书》记载:(东海相)衍生兖州别驾兰,为曹操所杀。子永,字茂长,从蜀先主入蜀,为蜀郡太守。永生齐,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户五千降魏,拜光禄大夫,徙河东汾阴,世号蜀薛。二子:懿、始。懿字元伯,一名奉,北地太守,袭焉陵侯。懿生三子:恢、雕、兴。恢一名开,河东太守,号“北祖”;雕号“南祖”;兴号“西祖”。北祖一支在北魏初即式微;南祖一支沿武力豪族的道路发展,有薛安都、薛仁贵等薛家将;西祖由武力强宗转变成文化士族,有薛道衡、河东三凤、薛稷、薛瑄等,以及离开故土的薛居正。

薛氏的势力范围在龙门、稷山一带,这里地处华北西入关中之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薛氏既要面对北来之胡骑,又要面对西侵的氐羌,多秉承武勇粗豪门风,崇尚武功。薛氏在晋时还受重用,十六国时期薛氏未尝仕于朝,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四:永嘉之乱,中原沦陷,汾阴薛氏,聚族阻河自保,不仕刘(渊)、石(虎)、苻(坚)者数十年。汾河之南的薛通壁和黄河以东的薛壁是当时抗击胡人的主要据点。“河东薛氏,涵养于魏,兴于周,隋唐盛极”。薛曜娶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薛绍娶唐高宗、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薛敞娶唐睿宗之女哪国公主,门庭显赫。自五代以下开始式微,元代薛氏家族归隐山林沉默于世,宋明科举,薛氏子孙如薛居正、薛侃、薛祥、薛禄、薛显、薛蕙、薛应旗、薛允升、薛福成等以才入仕者甚多。

射雁塔(白虎塔)距离寒窑有一段路,相传为唐末龙门乡里及薛仁贵后裔为纪念薛仁贵当年在汾河滩射雁而建。该塔建造于宋代,塔八角八级实心,塔高20米。八级造型,与古塔传统的单数层级迥然有别,是研究古塔形体结构的特殊例证。首批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旁不远有一座碑楼, 碑题"儒学优行廪生宣三公张夫子德教碑“,立于光绪34年(1908), 遭到人为破坏。


樊村镇古垛村后土庙,庙院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现存戏台、圣母殿均为元代遗构。圣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上有元元贞元年(1295年)题记。第六批国保单位。新修的围墙门楼,注意管护,大门敞开,方便参观,这样很好。

一进门,看到的是舞台背面

大殿正面为戏台,台基为正方形,台前檐施四根檐柱,檐柱上承托大额枋,斗栱为四铺作单下昂。后墙施四根后檐柱,中间施木隔扇,把戏台分为前后场。

大殿,与舞台相对
庙前古树

听说樊村镇樊村堡村古建民居有保存,到村后得知村委会就在一个关帝庙里,大门锁着。

村民领我到一家保存最好的民居,已不住人,主家加了两道锁
穿行樊村堡村的巷道,村里古民居保存不少

樊村堡与樊村一路之隔,樊村关帝庙戏台,创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葺,基本结构仍为明代建筑。想来可能现在地基升高了,戏台已不成其为台。

1985年省政府立的文保碑

后来舞台维修,整体提升1.5米。

樊村玄帝庙,当地人称琉璃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1570年),至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轴线有山门、香亭、中殿、后殿等建筑,2013年5月,河津玄帝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帝,即玄武大帝、真武大帝,前面已经说过。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这座玄武庙,正是明代玄武信仰兴盛时所建。

沿中轴线有山门、香亭、中殿、后殿等建筑,规模基本完整,但年久失修,腐朽塌陷状况严重,急需抢修。听说玄帝庙保护修缮工程已正式通过国家立项。

樊村玄帝庙原来由粮食部门占用,这种芦苇杆和泥砌建圆柱形建筑,应是当年所建粮屯吧。

嵌在墙壁的两块碑。一块题为”皇经",”皇经"就是“道德经”。

问了几次,终于在山西铝厂9号路华泽厂区内找到康家庄镇风塔,省保文物。该塔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宋,明万历11年(1583)重修。塔体为方形实心砖结构,十三级密檐式,高27米。中国五大回音塔之一,在塔前猛击石块,可发出“鸟鸣”回音,夜阑人静时,连续敲击,一连串回音似百鸟争鸣。

该塔系兴国寺寺塔,名为镇风塔,是因康家庄距离禹门口不远,“禹门口,常风吼”,建造镇风塔以镇风害。

除最下层受侵蚀外,塔体保存完好

塔体上有日本人留下的枪炮弹痕。

黄河禹门口,是“禹凿龙门”的地方,也是“鲤鱼跃龙门”的地方。传说,大禹治水13年,凿开龙门历时4年。

黄河在禹门口涌出山陕峡谷,河道变宽,水流平缓。

禹门口曾经四桥飞架,1949年为支援解放大西北,西北野战军后勤运输部在这里建起了一座铁索桥,结束了禹门口只能船渡的历史,铁索桥建在禹门口南。1971年因建设铁路桥,把铁索桥北移。1973年6、7月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禹门口黄河铁路大桥相继竣工通车(双向两桥),这样从北往南依次并排四座桥:铁索桥、公路桥、两道铁路桥。

2014年12月6日禹门口黄河铁索桥山西一端的几根铁索断裂,部分桥体跌落河中。正值黄河凌汛期,断桥成为黄河公路大桥的安全隐患,12月8日有关部门将黄河铁索桥两端铁索全部割断,使桥体全部沉入黄河中,禹门口黄河铁索桥就此消失。

网络借图

2020年9月新建的国道108线禹门口黄河大桥通车,原与铁路桥并排的公路桥禁止车辆通行。

行走在已经禁止车辆通行的公路桥上

这是铁索桥遗存

鲤鱼跃龙门雕像

公路桥桥头原有大禹庙,于民国21年(1942)被日军拆毁殆尽。

网络图片

小梁乡西梁村阮氏双碑楼,到达后,首先看到的是这个大路中间的碑亭。据说双碑楼是父子碑,父西子东,街当中的碑是孙子的,祖孙三代碑。

阮氏双碑楼分别建于光绪三年和光绪五年。父碑题“皇清例赠武德佐骑尉乡饮耆宾阮翁讳廷实字充吾号信卿德行碑”。子碑题“皇清儒学生员乡饮介宾阮公讳凌云字仙梯号从龙德行碑”。相当高大,保存不错。 河津这一片,碑都是四面柱体,四面刻字。

清代乡饮酒之礼制,每年由诸州县简选年高望重的绅士一人为宾(称为乡饮耆宾或大宾),其次为介(介宾),再次为众宾,详报督抚,举行乡饮酒礼。所举宾介姓名籍贯造册送礼部备案。行礼后宾介如有错罪,则详报褫革,咨礼部除名,并将原举之官议处。“耆”指六十岁以上老人。

雕工很精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东访古10(河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