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7/21思维导图《魔法岁月》03

大人们要意识到自己那点来之不易的聪明才智相对于魔法师的魔法,太平庸了,所以允许被免职的魔法师施展名为白日梦的魔法,在终于现实原则的前提下,把魔法存放在心灵的某个角落,让他们永葆灵性。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有这样的悲剧想法。

图片来自网络

你们当初剪掉我的翅膀,现在却让我飞翔


金句:语言在魔法中产生,是快乐时的感叹。

这句话深有体会,在宝宝一岁多刚开始学说话时,有一次我们去湖旁边散步,突然宝宝发现湖中有一只野鸭子在扎猛子,宝宝感兴趣,要妈妈抱着沿湖边追着看鸭子,妈妈就说:“快看,鸭鸭在那里!”宝宝高兴坏了,瞬间学会了鸭鸭,就这样追着鸭鸭,嘴里说着鸭鸭,开心了一下午。还有一次跟院里的小姐姐,第一次玩的特别尽兴,高兴的大声喊姐姐。后来我就发现宝宝一开心,就会说一些平时不会说的词语,比照着书本教他认识东西生动有趣多了。

语言可以代替行为,能做到控制,延迟甚至放弃满足生理需要,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宝宝语言的启蒙阶段,孩子有情绪时,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情绪存在这个客观事实,宝宝没有办法控制情绪,所以有效的方法转移注意力,找到替代品,以一种被允许的方式表达出来。到了四五岁,已经掌握了说话的本领,就不能只是释放情绪,还要要求他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言语来处理冲突,控制冲动。

有关我家宝宝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感觉他入戏太深,不能自拔,睡前已经看了很久,睡觉时还要喊着鼹鼹鼹,我想这样是情绪的发泄,可以稍微缓解一下想看却不能看的焦虑,我能感觉到他很难受,但是他知道他要睡觉了,就躺在床上挣扎,说明他还是有些自控力的,只是有点薄弱,这是一个大进步,凡学习新本领都很艰难,对于成年人如此,小孩子就更艰难了。

图片原创

关于身体是“我”的栖息地这一节,我观察到确实如此,孩子从出生很长时间,都会把看到的东西可劲儿往嘴里塞,出生第二年的时候总是摸自己的生殖器官,到了第三年我观察到别家的孩子,大人们若把一个完整的食物分成两半给他,他就哭闹不止,生气的不吃这是因为到了第三年,孩子会更在意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安全和完整。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经常会擦破皮,割破手,碰伤自己,大人们不要总是说要勇敢一点,不要大惊小怪的,而是要准备一盒珍贵的创可贴送给他们,这样做一定会给孩子留下好印象的,孩子会认为伤口上贴上创可贴,立即就会恢复,感到身体又“完整”了。

焦虑和恐惧会一直伴随着宝宝这一点我已经正确认识了,但是要怎么处理?孩子自身是有自我抵御能力的,他们可以自身克服一些,但是父母也应该扮演好帮助者的角色

①要适度赞扬他们的小成功,欣然接受他们的失误;

②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③禁止使用暴力。

这样才会收获亲密的亲子关系,后期的教育才不会让孩子拒之门外。

最后还想说说,我和“我”的较量,不仅仅是小孩子,成年人也会面临这样的较量,真实的我,和内在的小孩的较量,直白的说就是“和自己做对”,我们必须了解到这种学习会遇到的巨大困难。所以育人先育己,养育孩子反观自己,重塑自我。

爱导图,爱视觉,Better my life!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盘#7/21思维导图《魔法岁月》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