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读三部曲,惊叹于主人公的组局、布局、成局的能力。
从互联网拥簇的评论声中,也可见一斑。
颇有一种神化的趋势!
职场这些年。
做过技术、做过产品、做过规划。
也业余写作。
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对三部曲也有了新的认识。
究其本质,是一种战略性的思维,一种规划的能力。
也是市场与内部能力的一种匹配过程。
宋一坤匪气。
丁元英霸气。
叶子农大气。
豆豆人性三部曲:《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
三部书讲的都是一个得救的故事的。
也组成了三条异曲同工的商业线。
如果串起时间线,不考虑空间、事件的因素。
你可以试着这样考虑。
这三部小说,实际上讲的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的境遇。
遇到的同一个问题,拯救自己,顺便影响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发现他的特长,追随他、仰慕他、求救于他。
最终他在世间留下一个个故事的同时,也必将不融于这个世界。
三部小说共同阐述了一个观点:
规律如来,不容思量。
更多内容访问G众号“产品人卫朋”,ID:pm-wsir
— 1—
《背叛》
主人公宋一坤,属于三部主人公中起步层次较低的一个。
格局自然也就低一些。
通篇谋划全局的初心。
其实就是为了解决一个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宋一坤始终是一种置身局外的局内人。
他有的是旁观冷静,对复杂局面的精确分析和判断。
但是缺的是慧根,最终满盘皆输。
看到看不到的,想到想不到的。
众生折服,觉者微笑。
心里那点东西还是没攥住。
这本书主要涉及两个商业案例:
案例一:小说拍卖
策划女主以真实商业犯罪案例为素材写作小说;
到北京请名家点评;
对小说中的真实人物原型进行变相敲诈,将小说在拍卖会上天价拍卖,最终却皆大欢喜。
案例二:变卖国有资产
300万启动资金,以生产调味球产品为因子;
后因调味球生产噪音问题,名正言顺将生产转移分散到农村,借此非法集资;
然后把800万集资款挪用打入新州化工厂,作为首批独资收购资金,再把新州化工厂拆迁于边远郊区进行现代化重建;
借助城市开发,把原化工厂厂址地皮转卖,数亿资金流入个人腰包。
这是把国有资产沦变为私有财产的一个完美计划。
其中最有风险也是最有犯罪嫌疑的是非法挪用 800 万集资款的执行人。
于是临时物色了一个海外籍贯的人扮演这个角色。
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个地方。
当执行人拿到 800 万集资款后并没有按照原计划把这笔钱打入新州化工厂的账户。
而是携款逃之夭夭,这就导致了整个计划的崩溃。
这个棋局的关键是选准800万资金的执行人,在这一点上,宋一坤失算了。
这个执行人必须绝对可靠,也就是说应该有叶红军来担当这个角色。
由于集资款挪用 2 个月即可,这个事情也不至于暴露。
历来收益就和风险成正比。
既想有巨大收益,又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天下哪有这等美事?
— 2—
《遥远的救世主》
丁元英,发家依靠的是国际势力掠夺中国股市。
细想起来,不就是宋一坤所做的事情吗?
不同的是这一次。
以资金冻结三年的惩罚换来了全身而退。
这一次解决了上部的生存问题,但还需解决一个灵魂问题。
这本书通篇都在探讨得救之道。
灵魂的得救,需要为肉体找一个安生之所。
进行深入的自我剖析,也是为了寻找未来的方向。
丁元英始终是一种置身局外的局外人。
能够拨云见日,挥洒自如。
做到的是觉者由心生律,悟道为明。
但,还是让女人给上了一课。
芮小丹是道的践行者,用身体践行爱情,用生命践行本真。
怎一个不简单了得。
这本书以王庙村扶贫为主要商业线展开:
格律诗音响公司的企业愿景是实现王庙村生产力和市场的对接。
最终实现农户脱贫。
这也是丁元英要给红颜知己芮小丹创造的神话。
丁元英作为格律诗音响项目的唯一操盘手,全局规划了整个项目。
该项目的商业主线如下,后续的产品规划和经营策略皆围绕着商业主线展开:
关于整体规划。
丁元英在和韩楚风去五台山探问合了国法是否合佛法时。
曾有过一段高度概括。
“乐圣是因为矛的锐利而无需用盾。
我这儿是既无矛可攻也无盾可守,就只能借用乐圣的矛了。
我想。
在北京摆摊儿,用柏林、伦敦、巴黎三个城市当托儿。
让斯雷克公司当打手,让法院、媒体起哄,让伯爵电子公司落井投石。
从乐圣公司碗里化点缘是有可能的。
核心在一个小聪明上。
小聪明的文章做好了,就能诱导乐圣公司的大聪明。
而潜伏在小聪明其中的,是大智若愚。”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
必须保证将来的这场官司胜诉。
只有这样才能逼迫乐圣公司合作、签约、就范。
而怎么保证官司胜诉呢?
此案肯定涉及到不正当竞争,那么,成本合理就是其中一个核心问题;
王庙村农民们的生产涉及到环境、童工、老年工等问题。
这就决定了虽然客观事实上王庙村是格律诗公司的生产基地。
但从法律上又必须排除在格律诗公司之外。
使王庙村成为独立的个体工商户法人代表。
这些都是需要在一开始就必须设计和规划好的问题。
— 3—
《天幕红尘》
叶子农何尝不是丁元英离开古城后的分身呢?
之所以把这本书看成人生三部曲的终点。
也是本书中所探讨的形而上的话题。
“实事求是”的做事方法,人类制度的运行的思考。
叶子农始终是一个置身局内的局外人,也点了“红尘”二字的题。
在其中,观其象,品其味。
对世俗所有的东西都是居高临下的包容。
但唯一包不住的还是人性的本来。
也正是这一点把他送到了佛祖身边去参悟了。
这本书的经典感悟:
成功者的经验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
管用,不管用早就没人走了,它管的是借鉴、模仿和参考的作用。
但是,它有漏,不究竟。
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
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
见路不走就是提示管理者,不要拘于经验、教条。
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是无漏的。
什么是因果呢?
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这是规律。
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呢?不知道。
因为说来就已经错了,有来必有去,而因果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
人们用如来这个词来表达这种性质。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通俗点讲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中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是:面王经营不善濒临倒闭
小说中的慕容久,人们都叫老九。
敦厚诚恳,辛苦经营着父亲在纽约留下的饭店。
老九的父亲从一碗杠子面开始创业,创立了“面王府”这块金字招牌。
鼎盛时期,在纽约开了四家店,都不是租店经营,而是自家的房产,每个店都够得上气派。
父亲去世后,生意也日益衰落。
不得已租出三家门店,自己只勉强经营着老店。
直至他作为罗家明的债权人见到叶子农。
亲眼见证了叶子农布局劳务输出移民替罗家明还清债务。
叶子农“见路不走”的理念和他的大手笔操作颠覆了老九的认知。
老九觉得自己的餐馆经营的半死不活。
如果叶子农能指个招儿,会有质的改变。
其实老九厨艺得父亲亲传不可谓不精。
所下功夫不可谓不深。
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可时移事易,老九继承了饭店后,饭店的客户群体、经营成本、客户的消费习惯等等和父亲在时已不完全相同。
原有条件变了,可老九经营思维却没变,唯经验、唯教条了。
老九甚至听信算命先生的话,把面王府的店名改成老九面王。
但面馆的生意并未因改名而好起来。
老九没看清饭店不盈利的实相,寄希望于高人指个高招儿。
听信算命先生的话改了店名。
不仅于改善饭店盈利毫无帮助,还削弱了老店攒下的品牌效应。
老九始终认为手擀面比机器面好吃。
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尝尝当地的手擀面,以求在自己的饭店不断精进。
叶子农分析到:
面好不好吃不在于是手擀面还是机器面。
而在于软硬度、薄厚宽窄、给面团用功的方式和方向,是面的结构等等。
总之满足了面好吃的所有条件,不管是用机器的方式还是人工的方式,它都是那个结果。
如果是大规模的连锁店,机器的方式量产,质量和成本更有稳定性。
如果被手擀面比机器面好吃的思维束缚,很难实现大的市场系数。
老九如梦如醒。
如果真能实现机器做的面跟手擀面一样好吃,开成连锁店。
单店的经营成本将降一大块,成功的话,利润可能不止500万。
但这需要设计好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店面位置、菜品等一系列前提条件。
用“见路不走”的思维,不必在意店面是否奢华、高档体现自己有面子。
也不要在意餐馆是否有社会背景,显示自己有身份。
要找到能盈利的本质,一碗面本就是大众化的东西,要先从考虑顾客的需求做起。
老九回到纽约,将餐馆厨房隔出一间小屋来,一头扎进小屋搞起实验。
厨艺技术老九是自信的,他要做的是研制出可集约化生产的菜式。
由生产车间统一生产成半成品,每日配送到各连锁店。
连锁店不用聘请专业厨师,不用采购原料,更不用创新菜式。
只需要根据固定的操作流程将总公司配送来的半成品加工熟即可食用。
这样,既保证了食材的品质,又保证了口味的统一。
上菜速度大大提升,翻台率提高。
不会出现换个厨师换个口味的情况,客户吃到什么口味全凭碰运气。
实现了统一制作统一配送,不聘厨师省一块费用。
集中采购集中加工又省一块费用。
餐馆成本降下来,让利给顾客,形成良性循环。
老九邀请读纽约圣尼耶尔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的方迪入股。
去北京筹备管理连锁店。
北方人有吃面食的习惯,北京又是大都市,避开繁华地段,选择人员流动集中的位置。
既保证了客流,又避免了高昂的租金抬高成本。
方迪是国外留学的北京军方高官的女儿,人脉很广,又有专业的管理知识。
最主要的是她很认可叶子农的“见路不走”理念。
并有意愿把老九这次商业革新作为她毕业论文的实践活动。
所以不遗余力的筹备,北京第一家店开张后生意很火,当天算账便利润可观。
史蒂芬柯维有句话:
如果想得到一个小改变,你只需从行为入手;
如果希望看到真正的质的变化,请从思维入手。
“见路不走”是想可想之事,能可能之能。
老天不会因为众生心诚就把有志者都成全了。
思维方向对了,所有条件都具备时,成功才是自然而然的事。
— 4—
总结
三部曲是一个男人在社会意义上从男孩到男人的成熟、发展的过程。
甚至是三部曲作者豆豆背后人物在历史的变迁中,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
背叛是生存哲学。
天道是觉悟。
见路不走更像是红尘当中的修行。
三部小说的主人公境界在逐步提升。
应了那句“观山是山,观山非山,观山还是山”。
三部小说告诉人们一句话:
人可胜,道不可胜!
是人就有人性,就有好恶,就有缺点。
置身红尘就别妄谈清高,满嘴一个装字,剩下就一个死了。
人有三种,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觉者苦心,众生也苦心。
觉者为理,众生为利,觉者洞悉人性,众生只盯人心。
觉者是心的救主,众生是觉者的救赎。
觉者是叶,众生的海。
漂在海上的叶逍遥自得,高高在上。
但离开众生,那片叶子将死无葬身之地。
证到此处,那到底什么是究竟。
佛说:你问我,我问谁。谁是谁,谁是谁的谁,谁问,谁就是谁。
究竟就是你自己,窄门之内除了你,还能有谁?
悟到此处,顿有恍然之感。
你的脚在你的腿上,怎么走,是看路还是听腿,由心决定。
见路不走。
还得迈腿,能走到哪,还是腿说了算,路也就出来了。
顿觉见路不走是一种态度,而不是原则。
神是人的神,人是神的人,无高无低,无低无高。
神即道,道非路,路由心生,道乃天成。
觉者由道生路,修者以路寻道,道法自然,路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