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请不要远嫁

图片发自App

又到中秋夜,月圆人团圆,对于远嫁异乡的我来说,只是奢侈的想法。随着父母年龄的越来越大,我越来越怀疑当初自己远嫁异乡的做法是否正确。

从小到大,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并不多。初二时候,为了生计,父母就到遥远的兰州做生意;高中时候他们回来,我又是全日寄宿制,每月只回去一天;到了大学,还稍微好些,寒暑假可以相见;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地点为现老公家里所在的城市,和父母相距数百公里,也只有放假才能回家,相见寥寥,每年不过十天。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因为和我年纪相仿的亲戚谈了对象是比较远的外地人,她父母毫不留情地棒打了鸳鸯,所以就和我妈聊过将来我可以嫁到哪里这个话题,当时我妈明确表示:希望我能嫁到附近方圆不超过十公里的地方。可能是怕我真嫁得远了,我妈后来还有意无意地给我提了好几次。谈了对象以后,小心翼翼地给妈妈汇报:他对我怎么怎么好,就是有一样——家离得有些远,中间隔了三个城市。原以为我妈会像亲戚的家长一样反对,但不曾想,她并没有反对,过了一段时间对我说:“只要他对你好就行。”

还是年少无知,被爱冲昏了头脑,却从来没有考虑到今天的不便。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很少在他们身边的我,独立而又坚强,很少让他们操心,他们遇事也让我参与商量,即使在大是大非的爱情和亲情面前,他们还是选择溺爱了我,到今天,让我有种深深的负罪感,坦诚地讲:有些后悔。

就像这个中秋,我唯有电话祝福,妈妈在那头儿开玩笑说:“不快乐,没有人给送月饼吃!”我能深刻感觉到,爸妈的遗憾还是很多的,这些遗憾,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体会更深。就像这句轻描淡写的玩笑话,还有平常的一些话语——比如,爸妈今年种了亲戚家的一些地,有菜、有花生丰收,爸妈就给我提了好几次:“如果你们离得近,今年菜和花生油就我们都包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爸妈的生日,从来没有我在场;妈妈前几年前鼻炎做手术,我不能尽孝在医院,甚至连回去一趟他们都不让;爸爸关节炎经常腿疼,我连一次也没陪过他看看……相反的,每次我回去,他们说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让买,还给我买回来一大堆东西,做我喜欢吃的饭;一听到外孙女暑假没人陪上辅导班,妈妈就奔波近千里来到我身边,每天辛苦接送孩子,为我们忙里忙外……

今年暑假的日子,虽然累,但是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每天早上骑车带着妈妈一起送孩子上辅导班;晚上我下班很晚,妈妈怕我太累,又坚持骑电车去接我。带着妈妈,和妈妈一路聊着回去,温馨的感觉如沐春风。

年龄再大,在父母前也是孩子。作为离家太久的孩子,多么渴望父母的气息呀!哪怕他们默默坐在一边,心也能瞬间平静。想起父母已经60多岁,自己一是不能在他们身边尽孝,二是事业无大起色仍然让他们担心,所以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祈祷上天保佑父母健康平安,再多给我一些时间,让父母能够看到女儿走向成功的一天!

好吧,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次,我宁愿选择待在父母身边。但如果将来我的女儿长大后选择远嫁,为了她的幸福,我可能也不会阻拦。或许,远嫁就这样使我成为了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所以还处于年青时代的你,若面临远嫁的问题,但愿我的经历能为你提供一些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可以,请不要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