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王菲

49年前,在北京东城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煤矿工程师和女高音歌手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夏琳。夏琳本该姓王,但父亲王佑林就曾因为出生原因被下放五七干校,为了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纷争,夏琳在15岁之前一直随母亲姓夏。

后来,她改了名字:王菲。


对于王菲而言,童年是和邻居大妈一起度过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在外,母亲奔波于各地演出,而父亲则是长时间待在矿上。六岁之前,王菲一直由邻居大妈照顾,而后又寄养在上海的姨妈家,本就和她不太亲近的父母,变得越发疏离和陌生。成年之后的王菲对于那段经历这样回忆道:“整个童年,与我最亲近的是邻居大妈。那段时光漫长、灰暗,没有感情依傍。生命中最初的孤单滋味。”

没有人知道这对长大后特立独行的王菲究竟有多大影响。但也许,那些伤害她的灰暗、孤僻同样也成就了她。让这个本该享受家庭温暖的小孩过早的知道了独立和自我的重要。于是,15岁的王菲不顾母亲反对,坚持翻唱了邓丽君的专辑《风从哪里来》。从此,开始了她长达数十年的音乐生涯。

从当初放弃厦门大学,拜师“音乐教父”戴思聪,到如今成为一代天后。30多年里,王菲经历了太多的争议和挫折,如今,这个出版过近30张专辑,开过200多场演唱会,拿过无数大奖,上过时代杂志的歌手,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成功的。而她自己却极其冷静而自知,她曾在采访中提到:“不觉得自己会常青,我的成名跟潮流有关,按照我的性格,不应该站在这么高的位置。其实我喜欢的音乐不是大家喜欢的,是潮流抬高了我。潮流总会过去,剩下的才是知音。”

在王菲身上,自信笃定和冷静自知奇妙的共存着,对于自己的音乐才华她充满自信,早在2004年,王菲便凭借《将爱》获得金曲奖,她大步走上领奖台,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我会唱歌,这个我知道,对于评审给我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在早年的采访中,她更是口无遮拦的说出:“现在我最大的烦恼就是太红了”。她知道自己的天赋,也明白音乐对自己而言是无比重要的存在。

和这些比起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明白自己的局限,早在20年前王菲就曾这样评价过自己:

我挺懒,跑步只坚持两天;

我抽烟,危害健康的表现;

我直来直去,得罪人成了家常便饭;

爱发脾气,不懂得控制情绪;

我缺乏耐性,尤其对不感兴趣的事情;

我自信也自卑,矛盾得要命;

面对歌迷,总觉得尴尬;

我不太积极,总想要放假;

我不算太听话,父母也拿我没办法。

我不是偶像,别崇拜我.。

感谢所有喜欢听我唱歌的人。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感谢所有一起工作想处过的人,感谢爱我的人。

但愿有一天能做到心中的完美,让你们为我骄傲。

对于这些局限,这些个性和耿直,王菲似乎从没想过改变,她把生活过得更简单化了,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去假装迎合,假装热情,就像她在《杨澜访谈录》里说的那样:“我这人,最怕的就是做作,一做作,我自己首先就受不了。”她不够圆滑,不够世故,但却足够真诚。

那些别人听不懂的专辑,别人看不惯的装扮,在王菲看来却是如此的迷人。他把回形针当做耳环,把高跟鞋和细长羽毛黏合在一起,当做头饰,她把面纱固定在麦架上,甚至在1996年就用一件露背装惊艳众人。

而那些必须要适应市场的专辑,同样被保留着王菲自己独特的个人色彩,尽管这些个人色彩并不被大众接受。1996年发行的《浮躁》是王菲最有个性、但销量也最为惨淡的专辑。除了《不安》和两首Cocteau Twins专程写给她的歌之外,王菲包办了其他全部的词曲创作,整本专辑充满了她空灵的声音和满满的诚意。但观众并不买账,那些简单的歌词,重复的旋律在上个世纪的音乐市场似乎很难被大众接受。

和大多数人相比,王菲好像活的更明白,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付诸实践,这也让她在自己的人生里始终掌握着主动权,从选择音乐,选择窦唯,到选择生下患有唇腭裂的李嫣,选择无限期休息,选择离婚......她的经历比大多数人一辈子的还要丰富,但那些坎坷、挫折非但没有击垮她,反而让王菲变得更加坦荡了,她相信自己的决定,无论这个决定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喻。

或许,与大多数人不一样必定会引发争议,像名字享誉全球的Lady Gaga,音乐才华使她获奖无数,但那些个性的穿着,偏执的性格又另她时刻活在舆论压力之下。王菲同样面临着这些,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她的音乐,她的穿着,她有些孤傲且偏执的性格。但她如果不是这样,又是否还能被称之为“王菲”。

毕竟,这个世界不需要更多的千篇一律,你的独特和坚持才是成就自己最重要的保障。Lady Gaga依然穿着那些奇装异服,而王菲也还是我行我素,她们都选择了坚持,带着些傲气和独立。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时代变迁,那些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天后们逐渐老去,娱乐圈的浪潮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新鲜力量,你不知道“下一个王菲”究竟是谁。也许新生代的力量终究会让曾经的天后归于平凡,但你并不能否定,曾经那个空灵的声音让无数双耳朵为之沉溺。

导演王家卫曾这样评价过王菲:“王菲是我拍过的所有女演员里最特别的一个,你叫她做什么,她都有办法令这个角色成为她自己的一部分。”就像《重庆森林》里的阿菲,很难说清到底是角色成就了王菲还是王菲成就了这个角色,她似乎总有一种能力,让那些原本互相矛盾,格格不入的东西在自己身上变得协调而统一。

有人说她离经叛道,有人说她独立自我,世人有太多的标签去定义这个华语歌坛的传奇人物。但抛开这些,你很难找到一个单一的词语去概括王菲。或许,像她的同名专辑一样,提到“王菲”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足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叫做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