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奔流 精神永在”--大思政课观后感

     今天是周末,但仍按时起床,简单洗漱,做好听课准备。

     本次大思政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以“渠水奔流 精神永在”为主题,分学段逐步推进。四位授课教师精心准备,依据学情,从红旗渠精神的产生、内涵、作用、传承发展等方面展开阐述,为我们展示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大课。

一、有温度

        四位老师情绪饱满,伴随着珍贵的有关红旗渠修建的视频,时而深情满满娓娓道来,时而激情澎湃斗志昂扬,一位老师甚至几次哽咽。沉浸其中,我也激动地几欲落泪,感动于林县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魄,感动于林县人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宽广胸怀和高贵品质。

二、有深度

         一节好课,只有情感的渲染和烘托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地挖掘,理性的思考、有益的启迪。

      中学老师沿着“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的历史脉络,讲授了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故事,呈现了红旗渠精神的一脉传承,最后落脚点为青年一代的责任。

      高中老师带来《穿越时空的答案》一课,用“时代问”开启课程,依托红旗渠的故事依次解答了四个时代问:面临困境谁来当先?面对困境能依靠谁?面对困难用什么抗?未来会是什么模样?通过前三个问题的探究,逐步引出“党的领导”“人民的奋斗”“精神的鼓舞”三个知识点;通过第四个问题的探讨,借助“修建红旗渠的代表人物在修建红旗渠时候的年龄”与“学生当前、2035年、2050的年龄”对比,引出“那时的他们正年轻”和“这时的我们正年轻”,引导学生思考:正年轻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我们不仅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用奋斗、无畏、踏实肯干去圆梦!

      高校老师细致分析了红旗渠建成的各个因素: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的主体地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等,全面剖析这一建筑奇迹背后的各个因素。

     主线明,思路清;聚焦点、拓展面;忆过去,展未来;看他人,思自身,以上几节课都有以上特点,给我设计课程带来很大的启发。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应是我们每个人具备的精神品质,不怕困难,无畏向前,敢拼敢干,摒弃骄娇二气,用艰苦奋斗打造自己生命的“幸福渠”“成长渠”。


你可能感兴趣的:(“渠水奔流 精神永在”--大思政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