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的人,你孤独吗?

图片发自App

前两天是元宵节,在这种节日很多人都选择和朋友出去玩。尤其是在南京,有灯会,还有各种各样的夜色,出去玩的人就更多了。而我就不一样了,早早的吃完饭就一个人躲在宿舍写稿了。

其实每次遇上这样的节日我都是不情愿的,特别是一个人在外面的时候可以说是不喜欢。为什么?因为我属于一个比较孤单的人。说不上独行侠,但还是没有那种能够天天黏在一起、一块儿出去玩的固定的某个朋友。

图片发自App

在平时事比较多,跟大家都会有交集,也不太感觉的出来,但是一到放假就比较明显了。大家都跟朋友出去玩,而我,就窝在宿舍写稿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你这样真是太惨了,生活都没有乐趣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并没有。相反,我还比较享受这种感觉。孤单,却不孤独。

在这里,主要是讨论关于朋友与相处。

图片发自App

关于朋友,质量高于数量

有人曾经说过: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但是我现在才觉得这句话其实错了,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孤单是人生是常态”。在很多时候,相比于所谓的“合群”,独处更应该是人生的常态。

其实在知乎、匿名墙、微博贴吧等各个平台,甚至身边参加过的一些活动中,都看到过、听到过一些人谈起自己的状态。感觉自己的身边没有了以前那种知心的朋友,甚至自己在宿舍中也感觉与其他室友不合群。他们很苦恼,到底怎么样才能融入大家呢?也有人在怀疑,是不是自己情商太低?

图片发自App

每次听到看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在心里暗自发笑,因为我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很坚定的答案:这很正常!!!出现这样的状态,只能说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只要是不影响到对方的习惯,大家都没必要去改变。

关于朋友,我一直的态度就是:质量高于数量。交朋友与谈恋爱是一样的,感觉对了自然会到一起。而这个感觉,也许是共同的爱好,三观类似或者相互能够接受对方等等,这个都是说不清的。

但是有一句话:如果你们不适合做交心的朋友,那么无论你们如何表面关系好,无论怎样维持,你们之间始终会有一层隔阂,也许别人看不出,但你自己心里清楚。与付出的时间、精力关系不大。

图片发自App

在高一的时候,或许是处于叛逆期,那个时候成绩不算差的自己总喜欢把自己归入差生的行列,为了让自己融入后排的阵营,迟到、旷课、请假去上网等等偶而都做做,上课的时候与后桌组乐队练习唱歌,早读的时候一起煮粥喝。

在那个时候,应该很多人都认为我跟他们的关系很好,是特别死党的那种。但其实,只有我自己能感受到其中的隔阂。即使是相处三年,那种感觉也一直存在。

而反观自己身边这些能够交心的朋友,有的是初中便在一起,虽然初中以后各奔东西,见面不多,联系不多,但凑在一起也不会尴尬。有的是高中同学,甚至是在最后一年认识,却胜似很多认识多年的朋友。

所以啊,朋友,讲求的还是一个缘分。不刻意,不将就,合适的朋友自然能够相互吸引。

图片发自App

关于相处,独处未必比合群孤独

孤独与否,其实并不在于你身边的人是多是少,而是你的内心是否足够充实。正所谓“你在人群中孤独,我在孤独中丰盈”。真正善于独处的人反倒是能够找到更多中修养内心的方式。

而且,独处往往是最节约时间,最自由的方式,不是吗?你不用等待别人,你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去哪,更可以自由控制做一件事情的速度,以自己最舒服的状态走路,吃饭。

图片发自App

所以,因为习惯独处我才能够选择在元宵节的晚上不去秦淮河看灯会,而是坐在宿舍写着自己喜欢的稿子,我才可以在那天晚上打电话回家问候,不被大流所驱使。

独处与合群,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孰对孰错之分。只是希望每一个人在对待自己的生活时,不将就,不刻意。

图片发自App

一辈子就这么长,谁还不是个宝宝呢?不必为了迎合忘了自己。也希望所有喜欢独处的人,不必去质疑自己,在别人问及“孤单的你,孤独吗”时,能够自信的回答

“不,我孤单,却不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单的人,你孤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