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综艺成了煽情片,让人看了就想吐

真正的感动

从来都是不经意间的流露

小时候,升旗仪式时国旗下的讲话、电视台的一些主旋律节目、大型晚会上主持人的报幕,总是让我十分感动。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容易被感动,却也越来越少地被感动

以前,每到暑假,我特别喜欢看《中国好声音》和《中国达人秀》,每个人总有一个不同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但每个人都坚定信念和梦想,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可是六七年过去了,现在我吐槽最多的节目就是这两档。

导师来了一拨又一拨,参赛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还是那个节目,还是那个主持人,节目组费尽心力保持节目的原汁原味,却还是免不了收视率扑街。


从《中国达人秀》到《中国好声音》,再到《中国诗词大会》,甚至无一例外都“安排”上了煽情片段。

在这物欲流量盛行的时代里,当人人都在喊推陈出新、拥护流量的时候,一夜之间涌现大批反对的声音,“实力派”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不正是符合大众的口味吗?


为何收视率依然每况愈下?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哪里都没变,是我们变了


不只是我,身边的朋友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看电视的时候不再喜欢听故事,听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故事比广告还让人反感,总有一种忍不住想要换台的冲动。


我们似乎越来越不需要这样的“励志”、“鸡汤”和“煽情”,越是浓烈矫情的感情,越是强行煽情的场景,越是让人觉得“极度不舒适”


不仅是电视节目,文章、视频、朋友圈,各个如此。


心灵鸡汤,不看;


卖惨视频,不看;


朋友圈奔走相告,不看。


我们会因为听到一首久违的歌而感动,也会因为电视剧里面某个离别的场景而动容,会因为男女主角的经历产生共情,也会因为演员为角色发声的某段文字而触动


是因为真真切切地被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因为整体氛围的渲染而发自内心不自觉留下眼泪。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总有一段难忘的让人煽情的毕业散伙饭,初中、高中或者大学。


可是说实话,我没有。


记忆中的每次毕业都很草率


初中考完最后一门英语,就被我妈急匆匆地拉上车回家,因为再不上车,当天就赶不回家了。至于后来有没有聚餐,全然不知。而那也是我和初中同学最后的时光,至今未曾见面。

高考完最后一科,几个要好的朋友吃了晚饭,后来要去网吧打游戏,奈何我和另一个朋友是游戏白痴,两个人徒步回到空荡荡的校园,只记得走回去的路上是三年来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大学毕业典礼前的某一天,班长组织聚餐,凑齐了全班同学,四桌。这是四年来第一次所有人在一个空间里一起吃饭,还是给人一种零零散散的感觉,明明不熟,却被拉着敬个酒。没有传说中的催泪场面,也没有不舍之情。毕业后,我和好朋友在同一家公司。


每次说到有关毕业,我都只说了两个字:无感。是我冷血吗?


故作夸张和做作场面的煽情,只会让人觉得无所适从,想甩出一身鸡皮疙瘩吧。受不了那些虚伪的客套,也不想去揣度这些刻意的背后,而是一开始就明白了真正的感情从不需要靠外部烘托,真正的友谊也不是一杯酒的碰杯。


如果是江湖再见,还不如不见。真正的感情才不会屑于“江湖重逢”,而是只要想见,便会不顾一切去制造机会,爱情如此,友情亦是如此。



看不惯煽情,自己也越来越不会煽情了,所有的情绪只会被悄悄藏在心底。


母亲节想表达对妈妈的爱,一句“我爱你”到了嘴边一万次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和最好的朋友分别,内心明明百转千回,想给她一个拥抱,想告诉她要一切都好,表面却云淡风轻。


在外受了委屈,想和家人倾诉,每次家庭群聊天,依然只是聊些“吃什么、钱够用、天气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与其说是不喜欢煽情、看不惯煽情,煽情恐惧更适合来形容。因为随着长大,越懂得重重的话要轻轻放下,知道感情不是挂在嘴边而更适合藏在心底,眼泪换不来同情,爱是润物细无声的陪伴


因为人这种感情动物啊,真的很难伺候。感情这种偏好,真的很难掌控。多一分觉得矫情,少一点觉得冷血。越是努力激发的强烈感情,力气使不对,越容易适得其反。


大众传媒提供的情感快餐,只是在表面上丰富了看客的精神文化生活,实质上也在消费看客的情感,造成另一种情感匮乏,强行把局外人拉到这个氛围里,只会让人尴尬。


泛滥的情感鸡汤和铺天盖地的知音体,纯粹靠煽出来的感情,很廉价。因为真正的感动,从来都是不经意间的流露。

更多精彩,来vx公众号:校园深度精选撩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综艺成了煽情片,让人看了就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