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师群文一班前世今生

                文/李伟华

(作者就读株师时照片)

                    导    语

        青春洋溢着理想,梦想追逐着希望。那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相聚在株师学堂,甜润的歌喉,响彻在如画的校园;动听的琴声诉说着懵懂的情怀;婀娜的舞姿,展现出异彩纷呈。他们才华横溢、个性张扬,他们含苞欲放、国色天香,时间的烙印,记忆着他们的紫陌芳华。

1996年时的株洲校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有专业院团体制改革的东风席卷全国,有着四十余年建团历史的株洲歌舞团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俊挑战,专业艺术人才严重外流,现有专业艺术人才青黄不接, 欣欣向荣的歌厅文化给专业剧团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还有商演市场疲软萧条等诸多因素,导致当时专业剧团的发展如履薄冰、困境重重,时任团长孔令杰、书记潘正宁、副团长王明夫、办公室主任伍中玉等团领导,心急如焚,夜不能寐。

        既然国家当前的大环境暂时无法改变,时任歌舞团领导便把目光放在了人才培养领域,终于一份由歌舞团办公室主任伍中玉老师起草的《株洲歌舞团与株洲师范学校联合办学草案》(以下简称株师和株歌)的方案被市文化、教育主管部门所重视,在与株师和相关部门的严密磋商,周密论证,实地调研之后,正式方案终于得到了时任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


      《草案 》的主要内容是:为缓解我市专业院团的人才青黄不接,严重流失等问题,株歌与株师实行联合办学,共同培养专业院团所需的专业人才。学制三年,株歌负责派老师每周定期到学校教授专业课程,把关专业培训,株师负责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及其它其关文化课程的培训。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学校颁发中专学历,毕业后株歌优先录用,同时享受干部待遇。


      经多方努力,各项审批及相关手续相继办妥,一九九三年三四月份,便开始向全省公开招生,招生考试分为专业面试(初试和复试)和文化考试,专业面试由株歌老师全权把关,文化考试则统一参加当年的初升高统考。 招生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最后在众多的报名者中,优中选优,共录取了四十五名学生,九月一日,株洲师范学终于迎来了学校建校以来第一届群文班,生源分别来自全省各地,专业涉及声乐、舞蹈、二胡、琵琶、扬琴、竹笛、钢琴、小提琴、黑管等。

图片发自App


        株师时任校长是叶震琪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群文一班的首任班主任是何云老师,何老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怪才;宋淑红老师教乐理、视唱练耳,后来担任过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上海戏剧学院高材生,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周养德先生任表演课老师;政治老师是某名牌大学刚刚毕业的“小鲜肉”蔡首生老师;刘择黎老师教语文,刘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系,是学校四大元老之一。

图片发自App

        株师绝大部份生源来农村,他们淳朴、憨厚,能来这里读书个个品学兼优,但当群文一班的学生入校之后,学校氛围异常活跃,歌声、琴声荡漾在学校的每个角落。一时间,群文一班的孩子们便迅速成了整个学校的焦点和亮点,他们人人身怀一技之长,个个看似气宇轩扬,音乐生与众不同的气质,舞蹈生天生丽质的颜值,让全校师生顿时折服,并刮目相看,羡慕不已。

图片发自App

      群文一班的孩子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寒窗苦读,孩子们专业水平突飞猛进,综合素质显注提升,琴房、排练场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舞台成了他们释放能量的战场,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被选中参加株歌的各种排练、演出,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美差,他们总是精心准备,反复演练,尽量做到尽善尽美。还有不少孩子被当时红极一时的歌厅文化所吸引,被老板邀去做演出嘉宾,现在想起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学校组织的每一次的音乐晚会,他们都是不可替代的主角。在校三年期间,群文一班的孩子们为学校争得过不少机遇与荣光,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重大文艺汇演屡屡获奖,好评如潮;在参加全省中师文艺调演中,张音悦同学的二胡独奏《一枝花》轻而易举把金奖第一名收入囊中。其他多个节目的分数也是名列前矛,最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一举夺魁。校长为此扬眉吐气,从此对群文一班关爱有加,赞赏不已。

图片发自App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群文一班孩子们获得的每一次荣誉,舞台上的每一次亮相,都离不开株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培养,他们的专业老师有:孔令杰、伍中玉、程辉庭、柯先钰、邹慎行、张素女、庹和林、王明夫、罗春、王花蕊、周爱华、莫光州、熊月林、邓和平、李德元等,三年来,老师们风雨无阻,兢兢业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教,并严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了组织上交付的教学任务。

图片发自App

        转眼间到了一九九六年六月,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按照“联合办学”的约定,经过多轮严格考试,有近大半的学生顺利被株歌优先录取,有三名学生被桂林公安局相中,还有多名学生陆续考取了高等艺术院校。

图片发自App

        很快,株师群文一班的孩子们,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株歌不可获缺的一批文艺新军,并渐渐成长为了业务骨干。有了新生力量的注入,株歌的人才队舞建设恢复了元气,增强了活力。

图片发自App

        株师群文一班成功的办学模式,被后来的群文班借鉴和复制,几年间,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文艺人才,借鉴最为成功的要算与当时的株洲花鼓剧团的联合办学,当时的株洲花鼓剧团,同样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机,花鼓班的开办,缓解了这种现象,毕业后的很多花鼓生,也定向分配到了株洲花鼓剧团,他们挑起了演出的大梁,迅速成为了团里急需的专业人才。

图片发自App


      斗转星移,  时过境迁,二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孤芳自赏,鹤立鸡群的群文一班孩子们的文艺风采,成为了一代株师人记忆深处一道靓丽风景,他们精益求精、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也是当时株师随后所有群文班学习的楷模,他们过硬的舞台表现、良好的社会口碑,更是株师对外营销的金字招牌,永恒的骄傲。   

图片发自App

        据悉,现在的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就是原株洲市歌舞剧团的前称,在这,活跃着一大批当年株师群文一班学员,他们早已成为这里的中坚力量,正为株洲的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才艺和智慧。

图片发自App

        随着时代的变迁,株师群文班早己并入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美丽的校园也被某职业学院征用,如今只留下了美好的念想和满满的回忆。株师群文一班将铭记株洲教育之史册。

图片发自App

            2018/6/6于株洲笛艺之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株师群文一班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