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30

2021-10-29

克与唐代劈木头佛像烤火的禅家是比较一致的,摧毁一切权威,大自在。那只是禅林的昙花一现,后世的禅宗仍然越来越沉淀累加成一套森严的体系。近世禅净合流,禅宗与净土宗越来越分不清楚,已难得见到纯净的禅的精神。净慧法师的书,是当代禅林的一股净流。他继承倡导的生活禅颇有新意,所以我想把书名副题Daily meditation with Krishnamurti译作“克里希那穆提365生活禅”

2021-10-30

冯友兰在文ge中、文ge后的人品遭人诟病。中国哲学史的框架和表述体系是他和胡适创立的,前不久我特别买了冯的民国版《中国哲学史》和英文版简史。学院里的表述喜欢建框架,罗列观点,摆到格子里。当代绝大部分的学术研究都停留于浮光掠影一鳞半爪的知识性呈现罗列,真正切中时代精神要害处的东西少之又少。冯晚年重写了一部哲学史,外界评价不高。我猜测是为自己后半生的精神道路做掩饰辩解,根本没有勇气面对充满矛盾冲突的真实自己。这样的著作,这样的人生,是失败的。

我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的qi功热潮,当时还没有冥想这个词汇,一般叫练功、功态。前些年我尝试参加过禅-僧主持的打坐。我的体验,与K的说法很一致:将静坐冥想当作能所合一、thinker与thought合一的方法,是一种公式化的误解。

无论是站桩或打坐,“我”的动机、宗旨就是入静,一旦有念头升起,立即打压、驱逐。此时,有一个追求入静的“我”,时刻警戒、排除、抗拒、消灭、驱逐杂念,这个“我”、这个处于审查员的强势人格,就是thinker/observer/experiencer/censor,就是胡因梦译文中的“思想者”。而处于被审查、被观察、被思维、被体验、被抗拒、被消灭、被打压、被驱逐地位的弱势人格——我的意念、杂念,就是胡因梦译文中的“思想”。

以上两个人格的无休止角力,根本不可能产生“合一”,因为这种内心的二元对立,就是一个自我裂变出来的两个冲突人格,二者本来就是一体的。就如同我的左手和右手掰腕子、拔河,就算右手把左手收拾得服服贴贴,二者仍处于冲突分裂对抗状态,而不是合一。只是左右手斗得热火朝天时,都忘了其实是一体的。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