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背后讲”,学文言文?

    纵观义务段统编新教材看,小学三年级上册以《司马光》介入了文言文学习,三年级下册又以《守株待兔》对文言文学习进行延伸。在梳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我们会发现有如下几种:

一、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的实词虚词,积累文言句式的含义,读懂文言文;

二、“文读百遍,其义自现”,运用读的方法,理解文言句式,理解文意;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疏通文言文语句的含义;

四、望文生义,运用“猜读”的方法,理解文言文语句的含义;

五、不求甚解,大方略阅读,活用积累,温故知新,理解课文内容;

六、利用工具书、查找疑难词语的含义,多读、多背诵等方法。

    由以上的文言文阅读学习的方法看,其实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并不是单一方法的运用;从中小学文言文阅读学习的衔接角度思考,就目前人教课标实验版相比较,小学五六年的语文教材,每册都有一课文言文,有的是一课中,有两篇小短文。从2017年九月开始使用的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下册,与课标实验版教材编写的思想有相通之处,都采用现代文和文言文混合编排形式,一般每单元安排一课文言诗文。

    七年级以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七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是朗读和默读,下册是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策略方面则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不局限于某一文体。

    以七年级语文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为例,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语言平易,风格简淡。课文从“以为顺流下矣”做推测,又以“寻十余里无迹”为结果。再从讲学家的分析做铺垫,这里的“笑”,与老河兵的“笑”,相比较,值得琢磨。“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是作者的慨叹。道出深层的含义,透视故事背后的哲理。

    《河中石兽》是七年级语文学习的最后一篇文言文,所以学习本课,可以综合上述的文言文学习方法,采用“先背后讲”的方法。文言文的语感须从熟读精思开始,从读准字音,到读出语气以及神态。不进行内容的分析讲解,只疏通大意,背诵课文。再由背诵过程中,理出人物,分角色,演绎课文故事情节。学生在自主构建中引导学生理解背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循序渐进地应用,让学生在具体参与在具体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初中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调动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从提升初中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提升语文整体学习效率为目标。学以致用,打通内外文言文阅读学习的壁垒,拓宽课本以外的文言文,将古诗文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背后讲”,学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