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流行,都是怎么发生的

怀左说:今天我想推荐一本书——《引爆点》,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流行的视角,同时也提出了一套理解世界的新方法。在我过去的阅读经历中,多涉及文学,对商业、社会学等方面的了解不多,这段时间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后,我看到了更大,更现实,也更有魅力的世界。

01 流行的三法则

从小到大,我们见过了太多流行的东西,从幼时的小霸王学习机、小当家干脆面,到现在的王者荣耀、苹果手机,每一个流行的事物都掀起过人们追捧的狂潮,每一次流行都可以引发我们无数的想象。

这些东西到底为什么会流行?

大多数人并未真正思考过,我们身处在流行中,商品包围着我们,信息泛滥,我们的思考力也减弱了很多。为什么流行,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也许是因为质量好,也许是因为商品的运气好,我们觉得流行都是偶然的,很少有人愿意去认真探究流行背后的真正原因。

这时候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站出来了,他说流行的三法则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围绕这三个法则他举了无数案例,最终写成了《引爆点》这本书。

而这本书也像它的书名一样,在认知领域引爆,很快成为了人们理解流行的基础视角。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引爆流行的三个原则,分别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02 个别人物原则: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1775年4月18日,银匠保罗·里维尔听到英军准备进攻列克星敦镇后,晚上他沿西北方向骑马夜行,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沿途的民兵首领,并让首领们把这个消息再告诉其他人。

很快这个消息就像病毒一样被传播开来了,整个地区响起了警报。第二天早上英军在进攻时被打得落花流水,而这次交战也变成了一场大规模战争——美国独立战争。

保罗·里维尔带来的情报产生了巨大价值,但当时还有一个人威廉·戴维斯,他沿波士顿以西向列克星敦进发,带着同样的信息,却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力。

信息相同,传播方式相同,为什么最后产生的价值不一样呢?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传播的人物不同。

事实上,保罗·里维尔很特殊,他有着非常高的社交天赋,而且也明白如何把信息更好地传播出去——先找民兵首领,然后逐渐扩散。

具有高社交天赋的三类人:联系员、内行、推销员。

【联系员】他们结识的人非常多,同时对于他们认识的人来说,他们具有很大的作用。他们可以非常好地把握弱关系,因此了解的信息和领域比普通人多了很多。

【内行】他们是信息的积累者,并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搜寻,并且散布出去,乐于主动帮助别人。如果说联系员是人际流通专家,那内行就是信息传播专家。

【推销员】他们具有“超感染力”,他们能把别人纳入到自己的节拍,而且还能决定谈话的范围,然后慢慢说服你,并把产品推销给你。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就是社会黏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而如果大家对传来的信息不相信,推销员便可以说服大家。

这是产生流行的第一个法则——具有高社交天赋的人。

仔细回想一下,其实我们身边都有这三类人的影子。


03 附着力因素法则

在流行潮中,信息传播者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些特殊信息传播者才能让消息传播开来,按同时信息的内容本身也特别重要。

一则信息成功的具体因素就在于其“附着力”,一则信息——或饭菜、电影、产品——是否令人难忘?它本身是都能促成变化,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次恐惧实验,看看是否有能力说服耶鲁大学高年级学生去打破伤风疫苗。

他们把学生分成几组,给他们发关于破伤风危害说明的宣传手册,有的是“高恐惧”版本,有的是“低恐惧”版本,并告诉他们可以去校医院免费接种。一开始接收到“高恐惧”版本的同学比其他人显得更担心,但最后,真正去接种的人只有3%。

后来他做了一个小变动,直接把接种率提高到了28%——他在小册子上附加了一张校园图,在校医院大楼处画了一个小圈,并列出了接种预防针的具体时间。

这样的设计,就把小册子从一堂抽象的健康危险课——这堂课与他们以前听过的其他课程没有区别——变成了一个针对个人健康的实际建议。

一旦建议变得实际而且符合个人需要,它就会变得令人难忘。

这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原来很多微小的变动,便可以改变一些事情的走向。

例如同样是写作,讲故事的效果总是比讲道理好很多,因为大家需要的是感同身受,而不是被说教。排斥和接受之间,能够风行起来和不能风行起来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们表面上看到的要小很多。

【小结】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种包装方法。


04 环境威力法则

附着力因素法则认为,想要发起流行,传播的信息必须令人难以忘怀。而环境威力法则告诉我们,流行潮同其发生的条件、时间、地点密切相关。

“破窗理论”大家都听过,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这和环境威力法则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对于有些环境来讲,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内心状态,尽管我们对此并不完全了解。

在解读别人的行为时,人们总是爱犯一种错误:高估性格因素,而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而环境威力法则认为,那些诱发人们不良行为的因素,可以是非常简单、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秩序混乱的信号,如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和乘车套票现象等。

同样,孩子的行为和成长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巨大影响,受到周围社会、物质环境的影响,我们所走的街道、接触的人,都对我们的为人处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除了社会环境,人群也会影响我们。一旦我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都容易感受到来自身边众人的压力、社会规范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影响,正是这些至关重要的种种影响裹挟着我们加入到某个潮流中去。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作用,也许我们低估了许多。

【总结】:第一个经验:想要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到关键方面。

第二条经验:世界并非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直觉中的世界。(直觉很多时候是错的)


Ps:怀左新书《我这么自律,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上市当周即登上当当成功励志新书榜第一,目前正在火热畅销中,欢迎大家购买:点击链接,购买新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流行,都是怎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