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变⽼就不会⽼了吗?
即便是90后,最⼤的也有28岁了。 2018年的跨年,⽹络上不管年轻的年⽼的,都声称⾃⼰18岁,因为最⼤的00后已经18岁了; 中年少男、中年少⼥们也都爱⾃称“宝宝”、“⼩哥哥”、“⼩姐姐”,反正怎么显得嫩怎么来; ⼩萝莉、⼩鲜⾁市场依然坚挺,或许⼤叔阿姨们想重拾活⼒,试图⽴证,⾃⼰和年轻时⼀ 样……好。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都害怕变⽼。 有次我在楼梯上滑了⼀跤,屁股连颠好⼏个台阶,尾椎疼了快⼀个⽉。出于保险起见,去医 院拍了个⽚⼦,大碍是没有什么⼤碍,就是报告单上写着“诸⾻边缘见⾻质增⽣……骶尾椎 轻度退变”。我问医⽣是什么意思,医⽣看了看说,没有什么,就是说明你年纪⼤了。 “什么,我才30岁,就年纪⼤了啊!” “30岁,⾝体是开始⽼化了,和⼗七⼋岁肯定没法⽐的。以后你要多注意,毕竟⾝体不如以 前,还是少这样折腾。”扎⼼了⽼铁,医⽣你说话这么耿直好么 。
害怕变⽼就不会真的⽼了吗,这次我的尾椎就给出了⼀个警告,或许早点做好准备,才不会 ⽼的那么措⼿不及吧。
等我们退休了该怎么办?
根据民政局的统计公报,城市⼈⼜⽼龄化状况⼗分严重。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龄⼈ ⼜,占总⼈⼜的⽐重⼤于10%;⾄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龄⼈⼜,占总⼈⼜的15.5%, 成为世界上⾸个⽼年⼈⼜突破2亿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这个⽐例将⾼达30%。 与此同时,养⽼⾦又⼗分短缺,出现养⽼⾦缴纳⼈数减少、养⽼⾦⽀出刚性增长的尴尬局⾯。 即便国家每年都在上调社保缴纳基数,也难以改变年轻⼈在变⽼,没有更多年轻⼈补上、养 ⽼基⾦后继⽆⼒的这个事实。那么,等我们退休了该怎么办? 靠微薄的退休⾦是肯定不够的,那“养⼉防⽼”呢?从⼀线到三线城市,年轻⼀代被不断上涨 的房价压垮,“啃⽼”成了每个年轻⼈既羞愧又默认的⽣活⽅式。买房结婚需要⽗母赞助,⽣ ⼉育⼥还需要⽗母贡献劳动⼒。三四⼗年前⿎吹的独⽣⼦⼥论,与如今放开⼆胎的咒骂声, 是多么微妙和轮回的讽刺,即使⽣第⼆个,养⼉也养不起⽼了。
社会养⽼,把⽼⼈送到各种养⽼院“集体”养⽼,但即使养⽼产业不断扩容,也依旧不能满⾜ ⽇益增⼤的需求。到2020年,每⼀千名⽼⼈的养⽼床位数⼤约在35-45张,还不⾜5%,剩下 未能去养⽼院的⽼⼈该怎么办?。 消费养⽼,由清华⼤学杨燕绥教授率先提出的⼀种新型养⽼模式,只是还未⼤范围铺开。简 单的说,就是我们消费的每⼀笔钱,都能获得⼀定⽐例的养⽼⾦,这部分养⽼⾦来⾃于商家 的返利、银⾏积分的变现、⼴告收⼊等的回馈,动员了更⼴⼤范围的企业、商家共同参与, 更具有社会意义。如果⽇常⽣活中,每⼀笔消费都能存养⽼⾦,在退休时倒是可以有⼀笔可 观的存款。 中国现有的养⽼模式,正在“啃⽼本”和“见招拆招”中呈现出疲态,我们选择何种⽅式养⽼、 如何退休,还是得提前做好规划。
你的养⽼⾦养的起你吗?
⾼消费、⾼成本的⽣活模式,让如今的年轻⼀代看似光鲜,实则“隐贫”:30年后即将退休, 才刚刚还清房贷;好不容易拉扯⼤孩⼦,家⾥不见得有多少存款;孩⼦们要结婚了,新⼀轮 的啃⽼即将开始。30年后的物价⽔平,以你的养⽼⾦,最多再算上企业年⾦、商业保险,还 养的起退休的你吗? 在⽇本常常能看到七⼋⼗岁还在外⼯作的⽼⼈,退休后继续⼯作也是个不得已的办法。如果 届时消费养⽼可以全⾯铺开,那些为孩⼦⽀出的费⽤,为家庭各种开销⽀付的费⽤,甚⾄出 差旅⾏⽀付的费⽤,都将有⼀部分留存在你的养⽼账户⾥,积少成多,在退休时⼀次领取, 不失为⼀种⼩确幸。 鸡蛋不能放在⼀个篮⼦⾥,养⽼也不能仅靠⼀种模式。我的⽼年⽣活我做主,初⽼袭来,各 种办法都得试上⼀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