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成长

今天不知怎么了,好多孩子在课堂上开始“开挂”式的学习,让课堂一下变了味道,轻快,愉悦,乐不思下课。

晨读


《语文园地四》上有很多成语,对这些成语,孩子们不仅会理解,也会运用,至于不懂的,都敢大胆地提出疑问,其实,我最喜欢这样的孩子。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再说,有些问题不需要我多说,其他人就能解决。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表达能力,知识调配能力也得到提升。

小奕博在这节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积极为他人解决问题,彰显了他博学的知识;小冯高高举手,唯恐不能发言,偶尔也会“我,我,我”的喊几声,用心投入学习,展现了他的美。爱思考的利宁提出的问题,一下把我难住了,“什么是多事之秋?”“秋什么意思?”“为什么是多事之秋而不是多事之夏啥的?”一连串的追问,让我瞠目结舌。她真的很厉害。

我回答不出来,只好败下阵来,让她下课去想办法查阅。

怕她明天和我交流,我一问不知,也赶紧上网去查阅,但是说法很多,选取几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摘录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多事之秋”一词大概源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句话中,明显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步走错,即无生理。
有人说,多事之秋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多在秋天兴兵有关。我国古代的执政者,特别是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君主,多讲究在秋天发动军事行动,在不违农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获取军事利益。军事行动自然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那么常常在秋天进行军事行动的特点,似乎成为“多事之秋”一词最好的注解。秋季发动军事行动到战国以后就已经不太被执政者所遵循,因为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多没有常备军队,多数情况下,是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前才从平民百姓中征集兵员和军事物资,合编成军队。《子孙兵法》称:“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而舍”,就是说在作战之前才编练成军的方式,这种军制方式决定了军事行动必须在秋收后农闲时期进行。从春秋后期开始,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常备军队,秦汉帝国相沿成习,到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蜀、魏、吴三国也各自拥有强大的常备军。在常备军制情况下,军事行动对农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决定军事行动,主要注意的是天时对军事行动本身是否有利,而不一定选在秋季进行。所以,秋季用兵并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释“多事之秋”一词的来历。
还有人认为“多事之秋”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愁”字就是人们“心”上的“秋”嘛!有人这样解释,秋天草木凋零,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进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状态,与一个人年老体弱、风烛残年相似,触景生情,人们因而伤感。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而令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绝命诗也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说的都是这种现象。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诱导人们入眠,还使人消沉抑郁。褪黑激素会抑制人体中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后者的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相对减少后,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此而产生伤感情绪。实际上这只是合理解释了人们悲秋的心理原因,并没有解释“视秋为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原因,悲秋表现的是人们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而“多事之秋”更多的是表现人们对未来命运惴惴不安的一种忧虑,前者是提不起精神,后者则是不知怎么办。

樊登的《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的封面上这样写到: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这句话是写给家长的,也是写给老师的,老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成长,才能真正成为理想教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同成长)